天大厦大通报两硕士论文雷同

生活常识 2025-04-25 23:29生活常识www.baidianfengw.cn

天津大学与厦门大学于近期公布了一起涉及两校硕士论文雷同的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以下为事件的详细概述及处理结果:

一、事件背景

涉事的两篇论文均出自软件工程专业,一篇来自天津大学2018届硕士毕业生刘宇宸,另一篇则是厦门大学2018届硕士毕业生林鲤。这两篇论文的标题惊人地一致《基于J2EE的环保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经过对比发现,两篇论文不仅在标题上完全一致,其摘要、关键词、正文的结构和内容都呈现高度相似性。更令人震惊的是,它们的目录章节如“系统需求分析”“系统实现”等部分重合度极高。参考文献部分,共有24篇文献,其中15篇重复。致谢部分也表现出高度的相似性。

二、调查与认定

经过两校的深入调查,确认天津大学学生刘宇宸的论文存在代写行为,而林鲤的论文则存在买卖行为。两篇论文的雷同问题已明确属于学术不端行为。

三、处理结果

针对这一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两校均采取了严肃的处理措施:

1. 学位撤销与证书注销:天津大学于2020年7月10日正式撤销刘宇宸的硕士学位,并收回其学位证书(编号0);同期,厦门大学也撤销了林鲤的硕士学位,并撤回其论文,注销其学位证书(编号02369)。

2. 处理依据:根据《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第二十七条以及《学位条例》的相关规定,两校对涉事学生进行了严肃处理。

四、事件影响

此次事件不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更引发了公众对于学术造假背后利益链的思考与讨论。舆论普遍呼吁加强学术诚信的监管力度。两校对于此事的快速响应与处理也体现了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的态度。

该事件还成为了学术警示的典型案例。它与日本的小保方晴子事件一起,被用作科研诚信教育的例子,强调学术规范在科研生态中的重要性。此次通报更是成为了近年来高校学术不端治理的标志性案例,再次强调了学术成果的真实性与道德规范是不可逾越的。

这一事件不仅为公众揭示了学术不端的严重性,也为学术界敲响了警钟,提醒着每一位学者,学术成果的背后是严格的道德和法规约束。

上一篇:你是假阳痿吗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白癜风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