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坚持植树造林
绿色脉络:中国的生态价值与行动之路
一、森林资源现状与生态价值挑战
随着全球环境变迁,森林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日益凸显。我国虽然在森林资源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虽然提升至25%,相较1981年的12%有了显著增长,但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31%。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这向我们揭示了森林资源总量仍然不足的现状。
更为复杂的是,森林资源在区域分布上呈现出不均衡的现象。东北和南方地区森林资源丰富,而西北地区由于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绿化难度加大、成本高昂。现有的人工林多以单一速生树种为主,生物多样性较低,抗灾能力相对较弱,这也提醒我们需进一步提高人工林的质量。
二、国家行动与绿色成就
面对挑战,我国积极采取行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国在持续扩大绿化规模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截至2025年,人工林保存面积达13.14亿亩,居世界首位。国土绿化面积不断扩大,森林面积和蓄积量连续多年实现“双增长”。
绿色发展不仅带来了环境改善,也转化为经济优势。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木竹加工、森林食品等四大产业年产值均超过万亿元。林草年碳汇量更是超过1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居全球首位,展示了我国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的坚定决心和巨大潜力。
通过义务植树活动、青少年生态教育等全民参与机制,我国成功推动全社会形成“人人尽责”的绿化意识,将绿色发展理念深植人心。
三、未来展望与行动路径
展望未来,我国将继续深化绿色行动,推动生态价值最大化。注重提质增效,推广江西崇义县优化林分结构、黑龙江伊春市引进经济树种的成功模式,兼顾生态稳定性和经济效益。加强科技创新与长效管护,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森林资源的精准监测与责任落实。坚持“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的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持续增厚“绿色家底”,为碳中和目标与生态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植树造林不仅是改善环境质量的重大举措,更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核心动力。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创绿色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