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数字化转型要应用三个标准(推进教育数字化 助力教育高质量
信息素养包括哪四个方面 推进教育数字化 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2“智慧校园”创新案例征集 特别报道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这是“推进教育数字化”被写进党代会报告。2022年,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抓手,教育部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这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主题。
身处教育深度变革的时代,教育数字化受到众多关注和期待。当前提出教育数字化,各方面条件准备如何?教育数字化转型面临哪些挑战?教育科技企业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企业如何助推教育数字化落地落实?围绕以上问题,日前,本报记者对话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周佳峰。
教育数字化是教育信息化的升级和落地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您认为这对于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周佳峰通过数字化引领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可以加快教育内涵式发展。经过十余年努力,我国教育信息化有了跨越式发展,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推动作用大幅提升。在此基础上,国家实施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和教育发展现状,从国家到地方,将进一步加快教育领域全面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
记者当前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各方面条件准备如何?
周佳峰现在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大家的教育理念普遍实现了转变。从提出教育数字化转型,到《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节奏明确而清晰。在这个过程中,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以及我们教育科技企业都在不断加深对教育数字化的理解,这为未来教育数字化大踏步前进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最早提出教育数字化时,它与信息化之间的关系并不清晰,但经过这一年的实践,在省市区县的推进落实过程中,我们逐步明确了通过数字化实现教育环境、教学手段、教育资源等各方面的转型,可以说教育数字化是教育信息化的升级和落地。
,2022年教育部推出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并建立了试点省、试点校,积极探索教育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可以看出教育部门不仅有理念提出,也有具体实践。
再,不管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还是企业,都在实践中迈开了大步伐,积极深入地参与到具体工作中。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教育数字化将在未来几年中加速推进、加速发展,并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发挥支撑引领作用。
记者教育数字化要从哪些方面推进?
周佳峰数字化转型不是用新技术为传统教育“打补丁”,而是一场直击教育本质的改革。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从多个方面推进
一是建设标准规范。应该从国家层面构建统一标准规范体系,确保系统的互联和数据的互通,这也是区域数字化建设的重要质量保障。比如我们在上海市长宁区教育数字化转型建设中,由教育主管部门提出明确标准,工作目标明确,工作内容就明确,工作推进就清晰有序。
二是建设教育数字化相关的基础设施。从 到硬件,从教育云平台到教学应用,都需要进行一定的提档升级。
三是建设数字教育资源。数字教育资源既要“易用”,又要“适用、实用”,既要让师生有参与感,又要让师生有获得感。但我国各区域基础条件不同、教育发展情况不同,,教育资源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师生如何便捷、精准地获取优质资源,依旧是需要探索的问题。
四是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尤其是教师的数字素养。教师需要实现从智能设备使用者到数字化素养具备者的转变,需要适应“互联网+”教与学的需要。
五是重视安全问题。除物理损坏、数据泄露等一些显性的问题外,教育领域还要特别关注教育内容安全和个人隐私安全。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全面加强基础设施、资源内容、物联终端、场景应用等端到端的安全管理,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数字伦理的责任担当,加强隐私保护,避免算法偏见。
从简单应用走向深度融合仍需技术攻关
记者教育数字化转型所面临的挑战是什么?“痛点”在哪里?
周佳峰教育数字化将全面推动智慧教育生态的形成和发展,实现教育全要素、全流程、全领域的创新和变革,包括教学空间、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育治理等方方面面。,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一代技术,正在与教育不断融合,技术赋能教育已经从简单应用走向深度融合。所以对教育科技企业来说,技术攻关仍然是更大的挑战。
教育业务场景应用、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教育教学数据发力,这些都需要有适切的技术作为支撑,而如何开发和升级技术,需要我们从实践中发现。所以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我们企业需要与区域、学校深入合作,需要有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管理者的支持,需要进一步推动政企校间的深入合作,找到推进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策略与方案。
所以说,我们面临的挑战一是技术的迭代升级,二是我们的技术需要在具体教育场景中满足用户需求,三是需要从国家、区域到学校多个层面推进实践。
记者正如您所说,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技术升级面临挑战,那么技术助推数字化转型应该在哪些方面重点发力?
周佳峰从教育科技企业的角度,我认为需要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在教育业务场景方面发力,坚持“需求牵引,数字赋能”的原则,持续优化创设覆盖“教—学—管—考—评—研—训”的教育业务数字化场景,构建软硬一体生态系统,实现教育业务的高效化、简易化、精细化、人性化。
二是在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方面发力,形成“人人乐用、处处能用、时时可用”的数字化应用新常态,持续创新驱动数字化、信息化应用模式,努力让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达到“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的新水平。
三是围绕教育教学数据发力,将教育数据要素化,使之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内生变量。逐步建立完备的教育数据采集处理、交换共享、开发利用的机制,加速教育数据在特定平台和空间中的合法合规流通,持续发挥教育数据价值,驱动教育改革与创新。
记者在您看来,理想的教育数字化的未来是什么样的?
周佳峰一是实现因材施教。很早之前的私塾,一对一教授知识,其实可以做到因材施教,但现在我们是全民教育,教育资源就那么多,如果不借助数字化手段,很难做到因材施教。,教育数字化的未来样貌,我认为是能够在数字化技术和设备的支持下,实现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
二是实现 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目前,在数字化的支持下,我们有了时时可学的移动学习设备,有了普惠性智慧教育平台,很多地区逐步实现了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数字化在突破时空限制、促进教育公平、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可以发挥巨大作用,助力构建学习型社会。
科技企业应将自身发展主动融入国家战略
记者在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应发挥什么作用?
周佳峰作为教育科技企业,我们要努力实现技术突破。智能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企业要在关键技术上发挥强大的科研能力,时刻掌握先进技术、关键技术,才能在实践中打有准备的仗。
,技术、实践需要“两手抓”,缺一不可。企业要主动走进基层学校,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技术。,还要有意识地打造示范点,成功案例,将理念与实践成功结合的优秀经验不断推广,为更多的地区学校推进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参考、可借鉴的经验。
,作为教育科技企业,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科技发展快,但推动教育发生质的改变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正如我们科大讯飞所提倡的“抬头看天、脚踏实地”,要用面向未来的眼光和科研的精神来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助力国家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记者科大讯飞深耕智慧教育20年,有哪些案例可以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
周佳峰一直以来,科大讯飞积极参与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在教育部相关司局的指导下,我们参与课后服务国家普惠平台应用试点工作,面向全国32个省份38个区县3851所学校开通了平台服务,惠及教师26.75万名、学生337.14万名。试点工作有效提高了学校课后服务开展水平,学生和家长满意度提升,教师负担明显减轻。通过建设普惠平台,让教育部门直达一线,为其准确定位、开展治理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在地方层面,配合安徽、江西、黑龙江等试点省份,建设命名统一、功能一致的省级智慧教育平台。以安徽为例,已汇聚优质资源588TB,总访问量突破8.8亿人次。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各级平台之间的资源协同机制,实现资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实现国家与省平台的双向协同机制,助力形成国家、省、市、县、校五级贯通和联动的智慧教育平台体系。
与此,科大讯飞创新研发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引擎——教育数字基座,并且在上海数字化转型首个示范区——上海市长宁区完成落地。经过半年实践,长宁区内106所教育单位、6000多名教师和近6万名学生都已接入数字基座,初步形成了共性应用集约式开发、三方应用合规快速接入以及低代码工具辅助教师开发学校个性化应用的三层多元应用生态构建模式,完成了89.43万余条数据接入。
自2019年年底至今,科大讯飞深度参与青岛西海岸新区智慧教育建设。经过两年多的探索,西海岸新区构建起“教育环境智能化、教育资源优质化、教学应用创新化、信息素养高标化、教育治理精准化”的“五化”智慧教育体系,初步形成“智慧教育西海岸样板”。目前,西海岸新区已成功入选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中央电教馆在线教育应用创新项目区、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区域、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区。
记者面向教育数字化转型,科大讯飞下一步有哪些规划?
周佳峰我们会牢牢抓住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机遇,从以下几个层面深入开展工作
一是抓好技术突破。在教育数字化的大背景下,围绕助力学业、“五育”并举、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及关爱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提升企业自身关键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确保我们的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持续领先的地位。
二是深度参与国家战略行动。科学识变、主动求变,将自身发展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深度参与国家及省级智慧教育建设项目,积极与区域、学校开展深入合作,加强面向多元化教育应用场景的技术融合和产品创新,持续推进规模化应用和迭代优化,不断打磨我们的产品、服务方案,助推教育数字化转型落地落实。
三是案例推广经验。在国家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通过基层实践,积极提炼各层面和各区域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的生动实践、特色经验与成果案例,形成一批高质量、可复制、可推广的教育数字化转型经验和示范场景。做好科技企业应该做好的事,实现让教育更美好的企业愿景。
《中国教育报》2023年01月11日第12版
作者本报记者 黄璐璐 易鑫
大力发展教育数字化 升级教育信息化助力教育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