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张定宇陈薇张伯礼完整视频(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
陈薇简介 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国家级荣誉的背后
9月8日上午,在雄壮的《向祖国英雄致敬》乐曲声中, 为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一一颁授勋章奖章,并同他们亲切握手、表示祝贺。随后,4位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受邀到主席台就座。全场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国家主席 8月11日签署主席令,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11日下午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钟南山,我国呼吸疾病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敢医敢言、勇于担当,提出的防控策略和防治措施挽救了无数生命,在非典型肺炎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作出巨大贡献。
张伯礼,人民英雄,指导中医药全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主持研究制定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成为中国方案的亮点,为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张定宇,人民英雄,扎根医疗一线的杰出代表,作为渐冻症患者,疫情期间仍义无反顾、冲锋在前、救死扶伤,为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作出重大贡献。
陈薇,人民英雄,长期从事生物危害防控研究,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闻令即动,在基础研究、疫苗、防护药物研发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
王斌制图
钟南山84岁仍坚守抗疫一线
1月18日下午5点45分,G1022,钟南山院士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挤上了广州开往武汉的列车。铁路局的人发现是钟南山的时候,坚持要给钟院士协调商务座,他坚决认为,大家都很不容易,这是春运的高峰期。不要惊动别人。
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搞清楚有没有发生人传人,有没有医务人员感染?钟南山与国家卫健委其它高级别专家组成员连夜开会分析研判疫情,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一致确认发生在武汉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出现人传人,1月20日凌晨形成书面报告。
1月20日早上,钟南山院士代表专家组向国务院常务会议作了专题汇报。1月20日晚,钟南山在接收白岩松采访时,向社会公布了新冠肺炎已出现人传人的情况。这一结论立刻拉响了全国新冠肺炎防控的警报。
不清楚病毒的来源、没有特效治疗药物,怎么办?“现在急着解决什么,我考虑几个,我们能不能邀请一个病理学家来做一些新的检测,能不能快速诊断……”钟南山在一次疫情研讨会上说。
在纪录片《钟南山》中,记录了钟南山在抗疫过程中的点滴。钟南山与他的团队日以继夜的开展科研攻关工作。2月13日,钟南山团队从新冠肺炎的粪便标本和尿液中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2月14日,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外透露,在钟南山的指导下,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多家研究机构最新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
钟南山与来自全国抗疫一线的37位作者共同完成“中国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研究,并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钟南山团队等人收集了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552家医院的1099例实验室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信息,基本上刷新了当前对新冠病毒的认知。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敢医敢言,提出存在“人传人”现象,强调严格防控,领导撰写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在疫情防控、重症救治、科研攻关等方面作出杰出贡献。
疫情期间,只要钟南山在广州,只要他不进家门,他的夫人李少芬就会一直等着。两位老人仿佛已经达成了一致,一生都在为医学做贡献。
张伯礼回忆起抗疫历程,一度哽咽落泪
年逾七旬,逆行出征。他就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
5月22日天津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 工作报告时,张伯礼说起众志成城与新冠病毒做斗争的历程,一度哽咽落泪。
资料图片。
“您为什么早在1月21日就提出抗击疫情中医药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武汉战斗80余天的中央指导组专家、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问题。
此时,张伯礼院士总是会自信地回答西医重视病毒,中医重视证候,只要见到患者,四诊合参,就可以辨证论治了。这是中医药的学科特点,也是优势。”
“请战!中医药承包方舱!”张伯礼与同是中央指导组专家的刘清泉教授写下请战书,以张伯礼为代表的中医药人为抗疫“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医药力量。
由他挂帅的江夏方舱医院从2月14日开舱,至3月10日休舱,26天的时间里总共收治了564个患者。截止到休舱实现了“三个零”病人零转重、病人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
在江夏方舱医院,张伯礼总是冲在一线。他白天指导会诊,晚上开会、研究治疗方案,细化到具体病例,亲自开方。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不到病房、不接触病人,如何能了解发病规律?”张伯礼穿上写着“老张加油”的防护服,在病房里一待就是几个小时。
由于连轴奋战而引起旧疾胆囊炎复发,不得不接受微创胆囊摘除手术。对此他却以诗抒怀“抗疫战犹酣,身恙保守难,肝胆相照真,割胆留决断。”张伯礼说“这回我把胆留在了武汉,更加与武汉市民肝胆相照了!”
谈到在武汉82天更大的感触,张伯礼说“是个特殊时期的特殊的场景,特殊的任务,特殊的感悟,值得一生去记忆。”
张定宇扛过了最艰难的100多天
被喻为“风暴之眼”的金银潭医院如今已恢复了“平静”,张定宇扛过了最艰难的100多天。5月2日,湖北省卫健委官网“机构职能--领导信息”一栏更新,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定宇,已任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张定宇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发展中心主办《疫苗说》直播节目中回忆,“最艰难的时候应该是在春节之前那段时间。病人在不停涌入,但我们本身的人力资源不足,那时候我们每个人都绷紧了弦”。对于人力资源不足的状态,起初还并不觉得,现在回首去看,当时医生大概是5-6名,而护士也就是14-15名,需要照看30多位病人。而且早期的病人病情普遍偏重,所以回想一下,那时应该是最艰难的时候。
资料图片。金银潭医院供图
疫情防控期间,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重点医院,被称为武汉金银潭医院“铁人院长”张定宇坚持吃住在医院,全身心投入患者救治工作。尽管自己身患“渐冻症”,妻子感染新冠肺炎,但他仍坚守奋战在抗疫之一线。
大年三十的晚上, 医疗队150人,上海医疗队136个人会到医院增援之后,随着全国各省医疗专家医疗队员们很快进入武汉,与武汉并肩作战,最艰难的时候很快就过去了。
张定宇院长呼吁康复患者能够捐助血浆来帮助患病中的患者们。“虽然这个 很传统,特别是在一些传染性疾病的流行过程当中,对危重病人会有治疗作用”。张定宇介绍,90%新冠肺炎病人会在感染后14天左右开始产生抗体,这个抗体里面有一个成分叫做综合抗体。综合抗体可以与病毒结合,让病毒失活,从而让病毒不能发挥作用,所以恢复期的病人体内会有大量的这种抗体来保护到病人。
在张定宇院长的治疗经验中,在没有太多治疗 的情况下,用这个办法应该来说是一个有效的治疗 。
陈薇新冠疫苗研发背后,还有很多无名英雄
资料图片。中国日报朱兴鑫摄
自2020年1月以来,世卫组织一直致力于与全世界研究人员加速疫苗研发过程。在中国,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及其团队率先开始了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究。
“我们在3月16日晚8:18分,给第1个志愿者进行了接种。Ⅰ期比较顺利,它在7天、14天的安全性都得到了医学数据。”陈薇院士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发展中心主办的直播节目中回忆,“在此基础上,我们进入了第Ⅱ期的研究。目前第Ⅱ期的508位志愿者处于观察期。5月份揭盲。”
“对于这些志愿者,我有很多话要说。”陈薇坦言,“在刚开始准备招募志愿者时,自己心里很没底。大多数人对疫苗这一领域了解不深,多多少少会有一些知识盲点,而这次的疫情又很严峻。”
第Ⅰ期临床试验招募的108位志愿者,确实大多对疫苗不是很了解,但他们普遍有一种奉献精神。陈薇透露“他们把这当成一种很高尚的事业,甚至愿意冒着生命危险来给后来者探路,这也成为了我们进行研发的动力。”第Ⅱ期临床试验涌现了更多甘愿奉献的“无名英雄”。许多第Ⅰ期的志愿者发动了家人,儿科医生熊英甚至带着自己84岁的老父亲一起成为Ⅱ期临床试验志愿者。
陈薇感叹,“踊跃参与的背后,是志愿者对科研人员的信赖,更是百姓对祖国科技的一种信赖。以后,我们各行各业还是要带着自信,更稳更快地往前走,我们要相信整个民族的能量。”
3月16日,第Ⅰ期临床试验正式获批。接种疫苗的安全性在第7天、第14天的都得到了医学的数据。在此基础上,团队开始了Ⅱ期临床试验。7月20日晚,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杂志在线发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领衔团队研发的新冠疫苗II期临床试验结果的论文。在中国进行的前述新冠候选疫苗的II期临床试验发现,该疫苗是安全的,并且可以诱发免疫反应。
无论是科学研究、疾病防控实践,还是人类发展的历史,都充分证明预防接种是防控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陈薇介绍,我们国家之一时间向WHO分享了我国科学家分离的病毒基因序列,当日陈薇及其团队便开始了疫苗的研究。
“自己收到许多来自青少年学生的信,不少都透露了对科研人员的敬佩之情,并希望未来能投身这一行业”陈薇院士及其团队对此倍感欣慰。陈薇院士说,“这是我根本没想到的事情,孩子们信中说要做科学也好,做生物科学也好,做疫苗科学家也好,我们的科研工作除了疫苗本身的价值,还形成示范效应,这让我非常自豪”。
来源健康时报网
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四人合照 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祝福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