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都民俗用具(沿海民俗用品)
自行车车圈瓢了如何调整车圈 中国北方赤都民俗用具实物笔录(十六)
何景瑞民俗大写意时光掠影,留住乡愁一一中国北方赤都民俗用具实物笔录(十六)
作者何景瑞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赓续民族精神,用拳拳的赤子之情,经过长时间的子夜笔耕,留下了这些民俗文字,记录中国北方历史,为即将消失的文化存证,留住民俗文学之根和民族生活基因。
一一题记
135.老时儿童推圈玩具
一根钢筋焊接成圆,一推就是整个少年,上下学的乡间小路,大坝沿下的水渠沟,都留下曾经推圈的影子,让人们至今也不会忘记。
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个时期的男学生,都有推圈玩的历史。记得刚开始,是用粗洋条做成的,不算太大,比较轻便,也很实用,但由于对接处有挡头,推时圈子不稳,乱跳岀圈。当时学校在体育课上有了推圈运动,还在运动会上有了推圈项目,这个圈子略大,是钢筋焊接的,推圈的勾子也是钢筋的,推起来响声很大,得到了社会的推广,后来供销社也有这类商品出售,深受男生的喜爱。
小时侯,在家乡老家,老叔何生是开铁匠炉的,给我焊一个铁圈子,推勾也是钢筋的,上学放学都推着,整个西营子就我一个钢的,别人都是洋条的,很赶时髦,让我度过了一段快乐时光,至今想起来很有感触,耳边似乎还回响着动听的钢圈声,又回到了记忆童年。
136.自行车票证
一张张小小的票证,印证了社会历史的全部发展过程,笔笔有踪,条条为证,生活的走向,步步前行,延伸的路从来没有停滞过,斗转星移,物已更替,虽简约而不简单,所有的过往,品味在记忆中,印证在这个自行车的票证里。
方圆几百里,票证记忆多。一本自行车证大 ,包括有“辽宁省1978年自行车牌照税完税证”一张,征税金额为 : 贰元肆角整;“元宝山区工商营业销售发货票”一张,货名为永久加重自行车一台,收款173元;赤峰市自行车执照兰本一个,叫“自行车证”,上盖公章为“赤峰市车辆管理所”,一九七八年十月十六日核发;赤峰市39312号自行车红牌一个,共4项票证,独标一格,奇纵驰想,用时间刻码见证一个时代的变迁,用地域管辖标志赤峰的巨大变革,从某一个侧面,都挟裹着社会历史的经济变化,演释着社会人生的生活空间,妙在添 实记录,不媚俗不欺世,成为完美的证据。
票据轻灵,宛若含情,像闪耀着金光的钻石,经得起岁月的洗礼。从票证上,知道内蒙古赤峰市曾经归属辽宁省,计划经济是以证凭票购买,谁家能买一台自行车,那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工人一月不足40元的工资,一下子花掉173元钱,既奢侈又时髦,有句流行语叫 : 车子手表一天一角,充分印证了当时的社会现状,感情凝重,独抱浓愁。
137.蒙族火镰
一个小小的火镰,鉴证蒙古族人民的一段历史,成为草原生活的原始物证,富于民族文化内涵,曲径通幽,民俗物秉,寄情凝重,耿耿于心。
火镰,蒙语叫“赫特”,是一种蒙古族比较久远的取火器物,由于打造时把形状做成酷似弯弯的镰刀与火石撞击能产生火星而得汉名为火镰。有不同包装样式的火镰,很是漂亮,全是用钢制成,形似镰刀,都有皮袋绒包,镶嵌铜饰物,有双龙腾飞雕像,有日月生辉图案,伴有草原飞禽成群,走兽奔跑,珠光宝气,雍容华贵,一派蒙古风情尽在其中,寄情于物眷恋深切,寓意于景宛若含情,闲情自由,雅趣共享,烘托了大草原盛世。杨校长说,火镰就是古代的打火机,其功能就是火镰与燧石撞击出火星,用火绒取火引燃柴草,是薪火相传的老物件。
蒙古火镰,又名火刀,是人类在钻木取火和击石取火的基础上,蒙古人研制出来的一种比较理想的草原取火工具,突出的优点是便于随身携带,在阴雨天也可以取火。蒙古族举行婚礼时,就有“新郎佩戴火镰、蒙古刀和弓箭”的风俗。蒙古国长篇小说《土地》蒙古汉子“拿出来火镰,将用鹰钩鼻一般弯曲的火镰之钢铁使劲蹭向雪白的火石,使火星闪闪,艾绒立即嘎吱嘎吱地燃烧起来了。”古代皇室贵族也离不开火镰,故宫中至今保存着雍正、乾隆皇帝使用过的火镰,体现了马背生涯的特点。
火镰在五六十年代,赤峰地区还比较盛行,家乡老人谈起它还津津乐道,至今并没遗忘,在岁月记忆里挥之不去,它是一个过去的历史证物。民国年间,火柴还没有被广泛利用,下田干活或外出农民多带火镰,以备吸烟打火用。柳青 《铜墙铁壁》之一章“老汉一边装烟一边说‘拿了烟锅忘了拿火镰。’”火镰也是男人随身的附属物件,特别是喜好吸烟的男人们。小时候,爷爷抽旱烟,是用一块钢片,在南河套捡回来的白马牙石上打火,一手把高粱杆瓢贴在石头一端,一手用火镰状的钢片蹭火,就把烟点着了,看似土笨,却很实用,是当地一种独特的取火发明,使用了很多年,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民族大统一,使用无族界。火镰 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淳朴和智慧,上至皇宫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一直是人们使用最频繁的日常生活器具之一。在漫漫岁月中,各个年代留下了各种各样、千姿百态的火镰。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不断推陈出新,一件器物的消失不能等同于一个物种的消失,火镰它曾经在我们先人的手中存在,给生活带来方便获取过乐趣,而取代它的火种采集方式更具有实用和方便的性能,成为过去的记忆,被历史的尘埃封境,它仅是人类生存沧海中的一朵小花,这就是历史给予我们的启迪。
138.嵌钿茶盒
若入富天巧,春色入毫楮;钿螺江千里,金凿五色盒;今来承玉管,布字改银钩;喜看茶美具,镶嵌靓新姿;千言万语说不尽,唯有花梨嵌钿盒。
穿越历史时空,寻找前世之旅。在2021年夏末秋初,赤峰著名收藏家、赤峰题车杨公考培训学校校长杨书逸先生,为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传承民俗历史文明,特向赤峰市赤都文化驿站捐献一个黄花梨镶嵌螺钿茶具盒,是一件稀见之物,甚为珍贵,茶盒中间放茶叶茶块,两侧放茶刀茶勺等,设计巧妙,匠心独运。在这个茶具盒上,嵌字刻书美观大气,匠心不凡与众不同,材质为贵重的黄花犁木,装饰工艺上为填漆、螺钿嵌,缀螺陷钿帖云母,灿若虹霞,上面凹雕词条 : “茶静在心”、“茶禅一味”、“静”,诗句间体现的正是螺钿制器的华贵气象,三条块抽拉整体结构更显得做工的成熟,镶嵌纤巧精工,螺钿上施阴线刻划茎脉,莲叶璎珞近似随风浮动,婉转自然,色泽光彩夺目生辉,五彩斑斓、晶莹剔透的螺钿美质,意韵之外,平添了美学魅力,背后隐藏着许多的社会规矩和茶道讲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也感受到这种丰富多彩的物质与精神世界。
嵌钿茶盒,其中的螺钿,寄托了古人一份美的寄托,《集韵》曰“钿,以宝饰物”。螺钿是用螺壳与海贝,磨制成人物、花鸟、几何图形或文字等薄片,根据纹样图形需要而镶嵌在器物表面的装饰工艺。螺钿镶嵌最早是用于商代的漆器装饰之中。唐宋及以后各代,是螺钿镶嵌发展的盛世。特别一提的是,唐代统治阶级和知识分子,思想大都比较开明,支持手工业技术做大做强,从而使得螺钿镶嵌在这个时期无论是式样、手法、风格等,都已达到相当成熟的地步。发展到明清时期,达到了艺术高峰,随彩施缀,光华可赏,光彩夺目的螺钿家具,象征当时宫廷美学的文化品位,形成含蓄柔和、自然舒展的视觉美。
在纯手工的时代,镶嵌螺钿耗时费心,细巧耗神,而一器既成,精彩绝伦自不待言,在黝黑的器皿上,呈现出工笔般的图画,在悠悠的沉静中,寓有魔幻般七彩耀眸的玄妙。民俗是永远的闪光点,凡是能传承下来的东西,都是精品,包括螺钿镶嵌,富丽华贵的螺钿与精细雅致的传统民俗结合,在嵌钿茶盒中,产生了一种美妙的光芒,总有一种迷人的吸引力,牵引我们来欣赏品鉴,也一直为藏家们所青睐。
139.首饰箱子
从走岀娘家那天起,就陪伴了一生,装下所有的日子,撂倒苦辣酸甜,点缀愁容笑脸,直到鲜红的喜字退颜,捧着乡恋安放心灵成归宿,林花谢了春红,无奈朝来雨雪晚来风,胭脂箱留醉,自是人生千百回,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这个首饰箱子,有着丰富绚烂的文化传承和鬼斧神工的 工艺,撩人相见流行开来。
2021年8月7日,时值立秋,气爽宜人,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老干部徐瑞福,莅临赤都文化驿站参观考察,并向驿站捐献红色书刊和民俗物件,其中就有两个不同年代的首饰箱子。徐瑞福说 : “这两个首饰箱子,一个是我结婚时期的,一个是我儿子时期的,具有时代特征,反映了两代人的生活风貌,富于地域文化内涵,见证了赤峰婚俗的历史。”
首饰箱子,峥嵘轩峻,珍奇垛堞,是陪嫁用品,是用来存放金银玉器、胭脂香粉的箱子。女为悦己者容,从某些方面来说,古代女子对妆容的注重,远远超出了现代人的想象。在商周时期,化妆品被女性广泛使用,有了存放器皿雏形及箱制款式。到了汉代,诗文有“红妆束素腰”、“青娥红粉妆”的吟诵,而匈奴民歌中则有“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的慨叹。其中“红妆”和“焉支”都是“胭脂”的代称,说明了无论农耕民族还是游牧民族,对化妆都有着异乎寻常的感情。当时女性不仅对胭脂 、使用规范、香味成色有一整套严格流程,更对首饰箱子有着近乎偏执的审美趣味。唐代以后,首饰箱子盛极一时,堪称绝品,令人眼热心跳,艳羡不已,材质和 工艺开始出现了丰富多彩的转变,鎏金错银,珠玉螺钿,雕镂镶嵌,各领 。
一部《红楼梦》便是一本“藏宝录”。遥想大观园中,莺莺燕燕,风情各异,摆设着多少奢华的首饰箱子。在《红楼梦》第四十四回“喜出望外平儿理妆”中,描摹得十分仔细,贾宝玉赠送“市面上买不到”的“香粉花棒”,盛放“胭脂膏子”的是“白玉盒子”,以其在贾府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身份,联系书中对怡红院无尽奢华雅致的描绘,颇能体现贾府的奢华靡费和红楼梦的意趣,想必在具体的材质和形制中,或妖娆、或沉静、或妩媚、或清灵,映照着一个个缠绵氤氲的寂寞春闺,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绝工艺,也可以想见首饰箱子绝非凡品,全是稀世古董。
140.手摇木钻
木钻弄盘石,手摇说当年,独一无二,有板有眼,全是硬道理,相映成趣,熠熠生辉,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大美不言工艺繁且精,穿越历史时空,寻找今天白癜风网小编的感受,苦被多情相折挫,绕遍回廊还独坐,织成步障银屏风,牵引传统所青睐,屡现拍场皆惊艳,这就是民俗用具手摇木钻。
新型半自动手摇木钻,包括设有内腔的手柄、螺杆和夹头,手柄与螺杆转动连接,螺杆固定有连接齿轮盘,转动手摇环把,前端夹头固定连接件,在前端设置往复转动的螺杆,使得手摇钻实现机械压制钻眼工作,钻体相映成趣,流泻出独特经典的设计,散发出优雅与豪迈的气质。
木钻,有拉钻、砣钻和扯钻,应该是活文物,不一样的历史,有不一样的钻。从老木钻上,看岀古人的劳动智慧,着实令人佩服,据记载,中国在两千多年前就发明了巧妙的木钻。早在青铜时代,木工将铜质的钻头安装在木杆上,用双手搓捻使用。有一个说法,说钻应该是与弓箭期出现的。最早的拉钻,是在钻杆的上端设有可以转动的托,用下巴顶住托,两只手拉动皮条,从而带动钻头转动。砣钻,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弓形拉杆发展而来的,而另一种是压转式,拉杆变成了压杆。扯钻是早期弓形钻的近代演化版本,依稀还能看到弓子的影子,这是最早出现的现代工业钻具。
作者简介
何景瑞,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初头朗镇初头朗村农民,草根写手,笔耕半个世纪,作品在《中华日报(泰国)》《澳洲讯报(新西兰)》《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精神文明报》《精短小说》《吴地文化闪小说》《2021中国精短小说年选》《中国闪小说精选2021》《国际闪小说精选一一星闪瀚宇(之一卷)》《2021华文闪小说精选》等报刊杂志及年选本发表作品。出版《初头朗的故事与传说》一部,纯文学专著《笔思归——何景瑞文集》一部,用质朴的文字,书写原汁原味的乡土作品,抒发农民草根写手情怀。
沿海民俗用品 北方的民俗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