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取试样是测定值还是真实值(试样用量与分析 *** 的关系图)
肩宽怎么量 原型试样中的各部位的计算与取值
核心提示原型是按正常人体设计的,而现实中的人体却千差万别,所以原型会在某一部位存在不适合人体的情况。鉴于以上二个原因,一般我们在使用原型时,要对平面结构制图得到的原型进行试样。
原型试样中的各部位的计算与取值
原型是按正常人体设计的,而现实中的人体却千差万别,所以原型会在某一部位存在不适合人体的情况。鉴于以上二个原因,一般我们在使用原型时,要对平面结构制图得到的原型进行试样。
胸宽、背宽
1、胸宽、背宽的计算
男、女原型的调节数不同,男式原型一般比女式原型的调节数数值要大点。而背宽的调节数又大于胸宽的调节数,这是由于人体经常以向前运动为主,应给予背部一定的宽余量。
2、胸宽、背宽调节数的一般范围
调节数的取值按不同的计算 而定
1.5B/10+调节数女装原型胸宽的调节数为3~3.5cm,背宽的调节数为4~4.5cm男装原型胸宽的调节数为3.5~4cm,背宽的调节数为4.5~5cm。
B/6+调节数女装原型胸宽的调节数为3cm,背宽的调节数为4.5cm。
2B/10-调节数女装原型胸宽的调节数为1.5~2cm,背宽的调节数为0.5~1cm男装原型胸宽的调节数为1~1.5cm,背宽的调节数为0~0.5cm。
3、胸宽、背宽的调节
圆胖体型的人,体型浑厚,胸宽、背宽相对小,而袖笼门宽度应增大,调节数可以设计小些。扁平体与其相反。遇到挺胸体,胸宽应适当增加,背宽适当减小,驼背体与其相反。
乳凸量、乳高点
乳凸量即为人体胸部隆起造成前后腰节长度的差值。我们在进行服装结构设计中必须考虑乳凸量。否则会影响服装外观的平整和平衡。
乳凸量随人体 的丰满而定,中、日两国人体相近,一般乳凸量为3~3.5cm左右,应视人体胸部情况进行设计。
人体的乳高点也是可以变化的,青年妇女乳高点偏高,中老年妇女由于肌肉松弛,乳高点降低。在结构设计时,可以实测人体的乳高、乳距来确定乳高点。乳高点实测时要注意穿胸衣。
撇胸
人体的胸部呈隆起状,在进行合体的服装结构设计时,为了保证胸部服装的平整,必须设计撇胸。撇胸是指为了调节胸部至前颈点形态之差距而设计的量。撇胸的作用有
1、调节胸部及乳凸与前颈点间的表面形态差,使平面面料满足人体曲面。
2、调节前冲肩的大小。通过调节撇胸量使前冲肩大小适合人体及服装结构平衡。
撇胸量的大小依据人体胸部的丰满程度、工艺情况而定,一般为0.5~2.5cm之间。
撇胸量可以分为基本撇胸和补偿撇胸两部分。基本撇胸是指服装缝制后仍留存的撇胸量,它的作用就是上述结构设计中的二点。补偿撇胸是指为了补偿面料缝缩及工艺归拔后造成门襟止口向内弯曲量,补偿撇胸在服装制成后是自然消失的。
在进行宽松式服装设计时,连挂面形式的门襟设计及对格条需保持前中心线垂直等服装设计,可以不设撇胸,或以省代替撇胸。
肩斜度、落肩量
肩部是支撑服装的重要部位,尤其是服装的肩斜度与人体肩斜不符,会使服装的胸、背、腋下产生皱折。一般正常人体的肩斜度为18~22°,肩头处略前倾。
根据人体肩部部形态,在服装平面结构处理上,
肩斜度的设计规律为 1、肩斜度的确定 肩斜度的确定 有二种。
2、人体的肩部呈前弓状,并肩头呈前倾状。,前肩斜度应大于后肩斜度,也即前落肩量应大于后落肩量。前后肩斜度之差约2°左右,前后落肩量差约0.5cm。
3、肩斜度在结构设计中也因人而异,以上的肩斜度确定 适应正常体,当遇到以下情况应进行适当调整
溜肩的人,结构上落肩量相应增大,耸肩或平肩的人亦反之处理
驼背体及两肩头前倾(冲肩体)较大的者,前落肩量增加,后落肩量减小。
装垫肩的落肩量应调小,其调节量按垫肩厚度适当考虑,垫肩有效厚度视材料而定。
前后袖笼深差
在结构制图上,国内常用的表示前后袖笼深的 有二种。一种以颈侧点到胸围线间的距离表示,一种以肩端点到胸围线间的距离表示。
由于人体背部隆起,肩部呈前弓状,使服装的前后袖笼有一定的差值。前后袖笼深差由于男、女体型上存在差异,其值是不同的。以颈侧点计算袖笼深的 来确定,一般男装前后袖笼深差为2.5cm左右,女装为1左右。遇到特殊体型,前后袖笼深差应调正。
冲肩量
冲肩量受肩宽、胸宽、背宽等影响。胸宽、背宽的比例确定是以服装的胸围为依据,胸围放松度大,则冲肩量由于胸宽和背宽的计算比值增大而减小,肩宽、冲肩、胸宽、背宽等应视具体情况,来寻找符合人体的数量之间的平衡。可以通过撇胸调节冲肩量。
一般正常情况下,前衣片冲肩量大于后衣片冲肩量,这是由于胸宽小于背宽,前胸又有撇胸调节。前衣片冲肩量正常在2.5~3.5cm左右,后片冲肩量为1~2.5cm左右。
老年人因体态肥胖,胸围增大,肩宽相对较窄,冲肩量略小。结构设计中,可能由于按胸围计算胸宽、背宽,使冲肩过小,为求结构的平衡,可以适当调小胸宽、背宽的调节数。青年人的冲肩量应略大。
试样用量与分析 的关系图 试样粒度和送样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