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陕西美食疙瘩汤(陕西洋芋疙瘩汤做法大全)

生活常识 2023-04-18 20:12生活常识www.baidianfengw.cn

糊汤的做法 走进秦岭深处,带你吃一口正宗的黑龙口洋芋糊汤!

俗话说“月是故乡明,水是家乡甜”,对于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最美的风景莫过于家乡黑龙口了,更好吃的饭莫过于黑龙口的洋芋糊汤了。

记忆中的家乡,天空时常被一座座大山支棱了起来,就有了天高皇帝远的感觉。也因为有了山的阻挡,太阳公公每天要在山的背后跋涉到九十点才能到达山顶,到了下午四五点又被山逼迫着早早下班回家。天有了山做框边,颜色就有了瓦格莹莹的蓝。初春时节,山上的景色像被一个落魄的画家,用劣质的水彩随心画出来的,杂乱但有序,在大块的黛青色和褚色上,杂乱地涂抹着簇簇嫩绿和若隐若现的粉白野桃花。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秦岭山里土多含沙,虽然种啥都长,可就是收成不好。靠天吃饭,地是永远不浇水的,遇到旱年,麦子穗就像蝇子头似的,肯定没籽,个子也就顶多有一大拃高。

麦子只在靠近河道有限的平地里种上那么几分地,剩下的就种些苞谷和洋芋。因为日照时间短,庄稼的生长期就长,苞谷在清明节前后就开始播种,一直到八月底才能收获。

长周期生长的玉米很好吃,磨出的包谷糁,颜色金黄,密度高,耐煮黏稠,家乡人都叫它糊汤。洋芋也是因为太阳公公的迟到早退,一般年还没过完就开始下种了。

洋芋是最耐旱的,不会因干旱而 ,这或多或少还给庄稼人留下些希望。所以只要有土的地方,种下一颗洋芋种子,到了六七月份,就能收获一窝洋芋。

洋芋虽然也开花,可它并不是靠种子繁殖,而是块茎的无性繁殖。在洋芋的表面,长着约七八个乃至成十个像肚脐眼似的小窝儿,用刀把一个洋芋切成约三四块,每块上最少要有两三个小窝儿,把切成块的种子埋土里,种到地里约一周小窝儿里就会长出芽子,芽子就变成了洋芋苗。洋芋不娇贵,不用浇水,洋芋种下后只需一个月锄一遍草就行。

所以在靠天吃饭的坡坡地上漫山遍野都是洋芋。因为气候原因,家乡的洋芋淀粉含量较高,吃着口感好,味微甜,炖着或煮着吃,味道更好。还因为不浇水而久放不坏,挖回来放在阴凉的地上,就可以保存到来年。

小时候家乡细粮短缺,洋芋就是一日三餐的主食,家家户户的晚饭基本都是洋芋糊汤,就是把洋芋煮在糊汤里,这种饭吃了耐饥。洋芋糊汤做法简单,先倒半锅水烧开,用葫芦瓢挖半瓢糊汤面,边往锅里撒边拿勺子搅,不能让面锈块,这时候需架大火烧开搅散,就不会沾锅了。再放适量碱面搅匀,然后把刮好洗净的洋芋下锅用猛火烧开,这时候要用饭勺不断在锅底搅,防止糊汤粘锅底。等锅烧开后把锅盖严实,锅底留两片硬柴小火煨着就可以了。吃糊汤的绝配是咸菜,糊汤熬着的时候,捞盆咸菜,上边放点蒜苗或是葱花,趁着锅底还有火,用一把烟熏火燎已久的熟油铁勺,烧点油浇上去,“刺啦”一声就好了。我们在门口和小伙伴一起疯玩,到天黑了,大人们从地里回来,晚饭也就做好了。揭开锅盖,浓浓的玉米清香混合着淡淡的洋芋甜香味,一下子就弥漫了整个屋子,摆一行细白瓷碗在锅台上,用饭勺盛起金黄色的糊汤里,沉着几个淡黄色的洋芋,看起来就让人食欲大开,饭也不是很烫,洋芋也刚刚好,不硬不软,吃起来香糯可口,又养胃又易消化。夹起一大筷子咸菜,放在饭里的洋芋上,端起来圪蹴在门口,吸哩呼噜连吃带喝,那个香啊,永远都留在了记忆深处。

记得八岁那年的农忙季节,因为经常看大人做饭,就大言不惭的给妈妈说我会做了。下午大人都去地里干活了,我就在家一丝不苟的仿照着大人的做法,到了放碱面的时候,心想着大人只放一汤匙碱面,是不是舍不得放,多放点会不会更好吃,就多放了两勺。谁知道妈妈回家揭开锅盖,用饭勺舀起来看了下,焦黄焦黄的,就知道碱面放多了。我躺在床上装睡着,本想听听妈妈夸奖我呢,结果只听见妈妈对姐姐说“这瓜女子,还以为所有的东西都是越多越好,却不知凡事都应有个度,碱放多了糙的咋吃呢!”我吓得一直装作熟睡,连晚饭也没敢起来吃。这件事,虽然过去了那么多年,可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就是这不起眼的洋芋糊汤,温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胃,也一直温暖着我们的心。如今我也时不时的做洋芋糊汤,尽管糊汤面也是从老家带来的,可是再也做不出家乡那个味。每次回老家,从西安出发就给家里打 ,回到家一锅洋芋糊汤早就等着了。记得生在关中的老公有一次跟着回去,望着我呼哩呼噜两大碗下肚,偷偷地把我拉到背人处悄悄地问“这几年你在咱家是不是从来都没吃饱过?”问的我哈哈大笑。我对洋芋糊汤的感情,他怎么能懂呢?

家乡的洋芋糊汤,永远在我心里,在我梦里,那是挥不去的乡愁里!

作者简介王会珍,70后理发师,现居临潼,喜欢阅读,闲来写上几篇,放飞心灵。

陕西洋芋疙瘩汤做法大全 西安胡辣汤

Copyright@2015-2025 白癜风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