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穿越记忆(穿越历史与古人对话心得)
不属于二十四史的是什么书? 不妨认为我们的历史非虚构写作就是一次穿越之旅
?
设个星标吧朋友们不然你都接收不到文景的精彩推送了
意大利著名历史学家克罗齐(Benedetto Croce,1866—1952)曾直呼“没有叙事,就没有历史学。”随着新文化史的兴起,历史学呈现出回归叙事传统的趋势。近年来,历史非虚构写作作为一种遵循历史事实而又颇具韵味的历史书写方式受到广大读者关注。如何理解历史非虚构写作?如何认识历史写作的多样性?怎样看到历史写作的心理活动?朵云书院·旗舰店近日邀请到了两位新锐历史作家——《祥瑞》作者张向荣和《弃长安》作者张明扬分享他们“写历史”的体验和思考,活动全程回顾可在视频号“世纪文景”查看。今天白癜风网小编精选部分对谈发言,以飨读者。
张向荣
不妨认为我们的历史非虚构写作就是一次穿越之旅,我们就是用自己的、用现代人的经验穿越回去,去看一看那个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张明扬
无论把文学放进历史,还是把经学放进历史,这并不是一个创新的东西,因为历史本来就是这样的。合在一起讲只是恢复了历史的原貌。
活动现场照片
01历史没有标准答案
多角度的接近真相才是其魅力所在
张向荣我原来是学古代文学的,为什么我们中文系的人好多跨界去写历史,我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本来我们认为历史是一段与我们有所区隔、距离我们很远的过去的事情。实际上随着我们人生阅历的增长,可能会感觉到其实现实和历史是相通的,会让人有一种讲故事的冲动。我是怀着这样一种动机,不知不觉开始了历史写作。
张明扬我们写作可能跟普通的历史写作不一样,我们特别重视很多前辈写的历史作品,会从里面借鉴一些东西放进来。除了《资治通鉴》这些史书,我们会有意识地把近几十年来,一些学者对历史的研究,他们一些猜测、一些想法放到书里来,我觉得这是我们这个时代一个新的趋势,你会发现历史写作更加丰富化了。
《祥瑞》里面有很多悬疑的色彩,事实未必就是这样的,也许还有一种可能性。我们在历史研究里面发现了其他可能性,把它放到非虚构里面,就可以让作品悬疑化、更加丰富化,相当于作者本身走这一条主路,但告诉你有三四条岔路,这种不可预知会很有意思。
《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
张向荣 著
张向荣我们可能都会有一个动机,能不能把历史上的一些故事,用这种方式告诉读者,其实这个事件它并不是一个单线路的、单维度的事件,它里面有很多空白、断点。有的问题前辈学者做过很多研究,但不见得都是绝对正确的,它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我们往往认为历史学术研究一定是绝对的、真实的,但其实它和自然科学研究很不同,它常常不断深化对同一个或同一类问题的认识,前人的结论会不断被后出的认识修正,但前面的认知始终有价值。
,我觉得人文学科的魅力就在于丰富性,或者说多重可能性,毕竟我们每一个人都已经远离了当年的历史现场,我们也没办法坐时光机回到过去。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时光真的可以倒流,我们看到的也许仍然不是真相,它背后还有很多隐藏的东西。我们需要更多的非虚构写作,非虚构肯定不是虚构,但也并不是说它就一定是真理,它只是抱着非虚构的动机和态度做出解释中的一种,其他人还可以做同样的题材,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也是用非虚构的方式来写出一个跟你有所区别的故事,这样的故事都有存在的必要。
张明扬我觉得我们读历史需要改换一种思维,因为我们长期接受的历史教育都是有一定的标准答案,但历史上并不一定就是这么回事。有些事情通过考证可能有标准答案,但大部分事情其实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很多事情可能你的理解是对的,我的也是对的,你的有可能性,我的也有可能性,这其实更符合历史真相。我们研究历史就是根据很多不同的证据、不同人的想法去接近真相,这也正是历史的魅力所在。
《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
02文学 vs.史学
合在一起才是整全的历史
张向荣以前我在中文系的时候,有一个非常大的困惑,总觉得文学史跟中国历史是两条线,是脱节的。我发现大量的诗人在文学史的记录里都好像特别惨,后来我慢慢读了一些书之后,就开始琢磨这个问题。我想,有时候古代文学史为了突出文学家,有意无意把他们都写成了必须经历过苦难才能够写出很好作品的形象,事实上不会是这个样子,我想根本的原因就是和历史脱节了。
在历史写作的时候,我就特别希望能够把文学的东西补进来。明扬兄的作品《弃长安》里很多篇幅其实融入了诗歌的背景,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与历史事件有直接的,或者说明显的勾连。因为诗歌或者艺术创作、文学创作,它本身是人们情志心意的一种反应,并不是直接关照勾连现实。那些特别优秀的作品,比如《静夜思》,有时候可能作品越优秀就越跟具体的历史事件没关系。
张明扬像《祥瑞》这本书,其实是把经学跟历史放在一起,经学不是一个哲学史上的东西,它本身就是历史的一部分。经学是当时整个中国的知识圈,这些所谓的士大夫、儒家知识分子都相信的东西。因为他们相信了经学,才会认为王莽是那个时代最需要的人。
我觉得无论是把文学放进历史,还是把经学放进历史,这并不是创新的东西,因为历史本来就是这样的。在古代,经学和历史、文学和历史本来就是互相交融的,是我们后来的历史解释强行把它们分开了。把它们合在一起讲,只是恢复了历史的原貌,并不是所谓的创新。
《弃长安安史之乱前后的内廷、诗人、政争与叛乱》
张明扬 著
张向荣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受制于学科划分,今天白癜风网小编我们把很多古代混融一体的东西都拆开了。因为学科的割裂,导致我们现在对于很多古代的历史也好、文化也好,缺少一种整全性的教育,其实我们自己没必要在脑海中有中文、历史、哲学这种壁垒森严地分化。
有时候我会想,为什么大家今天白癜风网小编都爱看宫廷剧?确实,我看宫廷斗争也觉得很好看,但这个就是我们历史的全貌吗?是我们历史里面本源性的东西吗?或者说,我们希望读者要更多去了解的只是这些吗?我们更希望表达出的历史既有大事件,又有思想,还有文化艺术,并且这些都跟当时普通人的生活融合在一起。我们是希望能够通过这样一种写作实践或者练习,把一个更整全的历史传递给大家。
03历史写作vs.历史小说
心理活动的逻辑推理也许是基本区别
张向荣我们是依据史料来进行非虚构写作,不能“瞎编乱造”,比如只要是我在书中出现双引号的,那么一定是这个事在历史上有史料,有原话的。如果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我们可能也就不说了,或者以一种转引的方式来处理。
但有一个问题我一直没想明白,就是古人的心理活动。我们古代的史书是不记载古人心里怎么想的,二十四史里面那么多的人物活动,你基本上找不到一个真正意义上人物的心理。我们现在写的非虚构,它确实是一个现代的文本,是写给当代人看的。当代人是习惯心理描写的,古代人肯定也有心理活动,那我们怎么处理这个问题?有时候没办法,我也只能推测,这个推测不是瞎推测,是根据他的行为来推。
张明扬我个人觉得比较好的处理方式,既然是历史非虚构,我们可以用分析的语句来说这个事,让读者知道是我们去帮他分析的。光说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历史上说的部分太单薄了,所以我把想的部分变成一个逻辑推理,一定不能变成一个直接依据,我个人甚至觉得这是非虚构写作和历史小说的基本区别。
向荣在《祥瑞》中也是这么处理的,用史料来分析潜在的意思是什么,这是可以的。这样其实我觉得历史文本也是很精彩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不要动不动就非黑即白地说这句话是假的,而是要把它放在历史解释学里面去讨论,我个人感觉这样历史会更精彩。
张向荣以这种分析的方式、逻辑推理的方式来处理古人的心理活动,我觉得这个可以作为非虚构写作的一条原则来执行。绝对不能出现古人没有想,你非要说他想过的这个话,这可能有违非虚构写作的初衷,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
04“时间线”vs.“事件线”
叙事的文本之外也要有观点呈现
张向荣写完《祥瑞》之后,我有时候会关注朋友们的阅读反应,有的人觉得按事件线的这个结构他可以接受。我当时主要想把事讲清楚,所以每一章节实际上是在讲一个问题,这就出现一个问题,开启一个新章节后,难免又把时间倒回去。
我现在正在写一本与东汉有关的书,这次我想要按照时间线来写。美国有一位历史非虚构写作者叫塔奇曼,她说更好的叙述方式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叙事,这是她分享的一个很重要的心得。那么我也想试一下,除了极个别的细节可能偶尔回溯,其他基本上按照时间顺序来写。
巴巴拉·塔奇曼(Barbara W. Tuchman),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以《八月炮火》与《史迪威在中国》两度获得普利策奖
但这样来写确实遇到新的问题,就是有一些事件,特别是我觉得非虚构写作其实不是去罗列事情本身,而是要求作者把自己的一些观点、看法放在里面。这不纯粹是一个叙事的文本,必然有一些文本之外的东西,比如说一些观点性的东西。这样的话如果完全按照时间来写,我觉得确确实实对于书里的逻辑性又造成了挑战。
张明扬这也是困扰我很多年的事,也是让人兴奋的事,但其实这个问题我觉得是“日光下没有新鲜事”。我们中国的《史记》是纪传体,之后还有编年体,《资治通鉴》写了之后还有人根据原书改成了《通鉴纪事本末》,后来还有《明史记事本末》,就是把纪传体改成一件事一件事的记录,你会发现这是个永恒的问题。有的人喜欢看按时间线来的作品,有的人喜欢把所有的事放在一起,我觉得不能既要又要,从来没有人解决过这个问题。
《通鉴纪事本末》,我国之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
我在写《弃长安》的时候是以时间线为主,但为了增强戏剧性,也有很多跳跃。时间线的好处就是特别清晰,它缺乏戏剧感、跳跃感。所以你会发现,有的读者会说你写得很有戏剧性,有的读者会说有点混乱,这个很难满足,我只能安慰自己了,因为我不只写一本书。
活动结束后嘉宾为读者签书
本文系据2月18日直播活动“历史可以这样写”嘉宾发言整理
穿越历史与古人对话心得 中国历史的文学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