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几岁开始培养时间观念(孩子的“时间观念”,父母要趁早培养
宝宝白天出生好还是晚上出生好 孩子的“时间观念”,父母要趁早培养,年龄越大越难形成
孩子做事拖拖拉拉,几乎没有一件事是能够准时完成的。早上校车要了,孩子还在不紧不慢的穿着裤子,妈妈在一边急得上前匆匆帮忙把裤子穿好,再匆匆洗把脸将孩子抱上校车;去游乐场玩了,说好的两个小时就回家,结果五个小时了还意犹未尽,哭闹着再玩一会;晚上吃饭,一家人都吃完准备去遛弯了,他还在那一粒一粒的咀嚼着,一顿饭吃了一个多小时,吃饱了天完全黑了,只能待会洗漱睡觉。
这些都是孩子没有时间观念的表现,这让家长们很是苦恼,只能一遍又一遍的提醒他快一点,在快一点,他却丝毫不急,认为时间还充裕的很,到底应该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呢?其实在这一点上很多父母都做错了,她们认为孩子大一点以后,对于时间的认知会更强,认为这时候再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才是更好的。
其实不然,对孩子时间观念的培养,一定要越早越好,甚至要从“胎儿”时期就要抓起。
胎儿在妈妈的肚子里,对于妈妈的行动作息也是有感知的,很多孕妈因为孕期赋闲在家,所以日常的作息非常不规律,这也会给胎儿的作息造成混乱,导致其出生后出现作息紊乱的情况。孕期孕妈应当规律的饮食、休闲、睡眠,这样也能够帮助胎儿形成良好的时间感应。
宝宝一岁以前也是一个时间观念的重要形成时间,很多宝妈抱怨宝宝一岁前难带,因为他们总是保持着白天睡不醒晚上睡不着的状态,搞得宝妈心力交瘁,整个人都处于极度疲惫的状态。其实这也是宝宝出生后没有将喂奶、换尿布、散步、睡觉的时间形成规律所造成的。
出生后宝宝需要有一段时间来适应新的环境,等到完全适应后,宝妈就应该将这一系列的事情有规律性的进行,逐渐让宝宝适应这一系列的流程,并且能够顺应时间的分配,从而建立良好的条件反射,初步形成规律的时间观念。
而宝宝两岁之前,行动力正在逐渐加强,也能够接受一些简单的指令。宝妈可以用简单的语言来支配孩子一天的“行程”,比如早上起床,然后去洗脸吃饭,到了中午要午休,晚上也要按时睡觉,依照这种指令来让孩子适应一天的行程分配。
到了3岁之前,这个阶段孩子的理解力和语言表达力正在逐渐加强,宝妈可以进行一定的“数字 ”。比如早上七点半起床,八点半去幼儿园,中午十二点吃午饭,晚上九点睡觉,让孩子逐渐形成清晰的时间观念。而在做事情的时候给他设定一个完成时间,比如在二十分钟内完成的话就会得到奖励,超时的话奖励就会取消,让孩子能够珍惜时间,养成做事不拖拉的习惯。
很多时候,家长总爱说一句话,那就是“长大就会了”,实际上孩子的许多观念和行为养成都是从小养成的,一定要抓住教育孩子的更佳时期,错过就很难再让孩子形成规律了。
孩子不同年龄段应该教会的道理 孩子的时间观念决定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