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磨豆腐有没有什么故事(湘西矮寨“豆腐西施”:一座石磨传百

生活常识 2023-04-20 09:38生活常识www.baidianfengw.cn

青皮豆是黄豆吗 湘西矮寨“豆腐西施”一座石磨传百年,曾因豆腐太好看被质疑“加了料”

3月26日上午,坐落在大山一隅的吉首市矮寨镇坪朗村,迎来了一场绵绵春雨。云雾缭绕间,淡淡的豆香自青砖黑瓦的苗寨深处飘散开来。选料、浸豆、磨浆……此时,在“坪朗豆腐”体验坊里,45岁的石清香正一前一后转动着石磨,娴熟展演着豆腐 技艺。“这个传承了百年的石磨,就是我的‘第二生命’。”作为“坪朗豆腐”第四代传承人,石清香始终觉得,石磨磨出的不仅仅是美味,还有岁月的记忆、将来的盼头。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陈炜

接过百年石磨,做坪朗豆腐“守艺人”

豆腐的香味,缠绕在石清香过往的记忆里。

她说,在祖父那个年代,坪朗因峒河水利之便,成为官道必经之地,鲜白滑嫩的“坪朗豆腐”总能吸引行人驻足品尝到了父辈,磨豆腐成为继撑船、打铁之后的人生“第三苦(活)”,往往两担热乎的豆腐卖到集市却换不来瘦肉二两再往后,磨豆腐的收入越来越低,这门传统技艺开始陷入后继无人的窘境。

回首往事,石清香至今记得父亲石光耀牵石磨时,自己总要骑上转磨的木柄,喊着“驾驾驾”的画面,“就像坐旋转木马”。

转动的石磨,在不经意间转动着人们的年轮,却碾不碎他们的豆腐情结。

2009年,看到父亲对豆腐 的执着,石清香接过了家传手艺,掏空积蓄,和丈夫在吉首市开起了餐馆,“坪朗豆腐”自然也成了餐馆的“味蕾担当”。

“通常,豆腐以黄豆为主料,呈微黄色,我们用的是青皮豆,豆腐呈亮白色。”石清香说,因为豆腐“颜值太高”,顾客起初还以为“加了料”,但尝过后立马服气。

口碑越来越好,餐馆的生意也愈发红火。“一开始每天赚七八百元,半年后,每天能赚七八千元。”事业蒸蒸日上,石清香想得更多的,却是将“坪朗豆腐”带出大山。三年后,她等来了机会。

凭借一碗豆腐,村民走上脱贫之路

2012年1月,经驻村扶贫工作队推荐,石清香和父亲一同将家中的百年石磨带去省城长沙,在中国@长沙(贺龙)年货博览会上一展石磨豆腐老手艺。

传承百年的石磨。

“出发前,全家花了一个星期做豆腐,原本还担心做得太多卖不掉,结果,开幕之一天就被抢购一空,很多人还留了 和地址,想长期合作。”其间,因为性格活泼爽朗,石清香还收获了湘西“豆腐西施”的美名。

从长沙回来后,信心满满的石清香萌生了打造“坪朗豆腐”品牌的想法。

2014年12月,石清香带头成立坪朗顺心农副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带动村里30多人参与,其中20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仅仅3年,她靠卖豆腐纯收入80余万元,为村民分红24万元,合作社的贫困村民全部脱贫。

“我总生病,干不了农活,只能靠低保,女儿读初中后,我连买药的钱都没有。” 坪朗村村民时晶(化名)说,自从石清香带她加入合作社后,日子才有了变化。“虽然我效率不高,但她还是很照顾我,每次都给我开100元的工资,光这一项,我每年就能多拿一两千元。而且合作社年底还有分红,就是最差的年景,也能分3000多元。”

如今,获评“坪朗豆腐” 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石清香,在脱贫致富路上走得更远。

“除了带动周边200多户农户发展青皮豆种植产业外,我还和花垣、古丈等地的专业合作社合作,组织当地村民大面积种植青皮豆,平均算下来,每人每年增收15000元。”石清香说。

打造“豆腐研学”,亲子共享非遗之美

过去的2020年,对石清香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年6月20日,她为自家豆腐举办了“个人秀”——中国湘西·首届“坪朗豆腐”文化节。

“这不仅是一个文化节,也是一场‘坪朗豆腐’的成人礼。”石清香说,自2012年矮寨大桥通车后,她迅速开办“乡巴佬厨房”,成为坪朗村农家乐的“之一人”,由此拉开当地乡村旅游的序幕。

尽管农家乐吸引了不少客人,石清香却发现,这里缺少让人记得住、留得下的“金牌项目”。

“我们有 豆腐的所有工艺流程,完全可以通过每年举办的‘坪朗豆腐’文化节,让更多人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切磋豆腐 技艺。”,石清香还有大胆构想,“我要打造‘坪朗豆腐’文化研学基地,邀请网红主播来现场直播带货,还会举办亲子共享的‘坪朗豆腐’长桌宴,让全国各地的家长孩子在品尝美食的,也能品味豆腐文化的精髓。”

编辑小葵

乡下磨豆腐老照片 客家磨豆腐的故事

Copyright@2015-2025 白癜风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