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能源服务专题培训心得体会(甲醇是什么东西啊)

生活常识 2023-04-20 11:25生活常识www.baidianfengw.cn

什么是甲醇?综合能源服务特别培训。

现货市场模拟实战研讨会(第二期)

7月22日至23日北京

陈老师13693626116

综合能源服务专题培训(第四期)

七月十八日至十九日天津

谢老师18501230308

来源电能创新

以“解读配电物联网架构体系,推动能源互联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19(第三届)中国配电技术高峰论坛于2019年6月26-27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次高峰论坛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发展服务中心联合主办。由国家电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电力行业输配电技术合作网、中能国家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EPTC电力技术合作平台主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大全集团有限公司协办,1000余名配电领域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出席会议。

周老声音洪亮,信息量大,让《电能创新》的编辑佩服不已。

周在报告中指出,绿色发展和数字革命是新世纪以来推动电力系统发展方式转变的两大动力。形成以非化石能源为主的电源结构,建设新一代电力系统,是实现能源转型,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的主要途径。指出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的电力电子设备、多能源互补的综合能源和信息物理深度融合的智能能源是新一代电力系统的主要技术特征。

以下是周院士在演讲的速记,搭配起来更有收获!

论坛上,中国电科院名誉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做了主题为“新一代电力系统的技术特征”的报告。79岁的周孝信自言对配电技术不在行,从大系统的角度阐述自己的观点。

2019年6月3日,SNEC第十三届(2019)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论坛在上海开幕。6月4日,第三届能源互联网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周以“新一代电力系统与能源互联网”为题发表了主题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未经本人审阅):

周谢谢赵女士,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

今天白癜风网小编我的题目改为“新一代电力系统与能源互联网”,重点讲电力系统。新一代电力系统的内涵、发展及趋势。七八年前,我们提出了三代电网的概念,分析了国内外电网发展的历史和主要特点,划分为三代。基本上50年一代,上世纪两代,本世纪前50年就是所谓的第三代电网。主要特点是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然后骨干电源和分布式电源相结合,同步发展。主电网、微网、地方电网要结合起来,这是一种适应新要求的发展模式,包括环境和气候的变化。

新世纪以来,我们有两个推动力,一个是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蓬勃发展,另一个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广第三代电网,我现在称之为发展新一代电力系统。主要特征如刚才所说,是可再生能源优先、能源结构多元化、集中与分散开发、供应模式、多种能源互补、高效经济的用能方式、向社会提供综合服务。

我们的研究是这样的,去衡量这样一个系统,新一代的动力系统,它有哪些关键指标。我们把电力的一些指标和能源系统的指标结合起来,这是五个指标。下面分别介绍一下。

一是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我们将很快实现15%的非化石能源比例。今年,我们将达到14.6%,目标肯定可以实现。就是这样,绿色的曲线是非化石能源比例的变化。我们希望到2050年是50%,黑色的颜色是煤,目前是60%以上。去年超过60%,低于60%。我们希望它将逐渐减少

第二,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这个指标很重要。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们的能源改革目标就很难实现。我们希望达到50%,而去年是30%。十年后,我们能达到50%吗?现在看来,我们必须加倍努力。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更高,达到78%。

第三,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耗中的比重。目前我们国家的范围,包括全世界都比较低,美国是20%左右。为什么发达国家比较干净,油漆比例比较高?我们并没有进入油气时代,而是直接进入了气耗时代,逐渐增加到43%,有的研究甚至更高。

第四,能源系统的总效率。电力系统和能源系统是相关的,电力效率对能源的贡献是有效的。红色是这样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大大提高了终端消费的效率,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可以使经济增长50%,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高的比例。

第五,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关于能源系统的。蓝色是能量系统。我们希望在2025年和2030年达到顶峰。红线指的是电力系统,指的是燃煤发电和天然气发电。它们的辐射加起来是红色的。都在30吨以上。到2050年,它们将下降到15吨,比例将下降30%左右。黑色曲线是煤,两条曲线之差是气。

这是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一次能源主要来源于电力。过去我们叫一次电。这部分电叫做一次电,也就是水电、核电、太阳能。产生的电称为一次电。把这个电力换算成标准煤和化石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非化石能源一次能源消费比重。2015-2018,三年和全社会的非化石

能源占比差一点点,90%的非化石能源靠电力提供,一次电力提供的。其中主要是可再生能源的建立,包括核电。这是之一部分发展的趋势。

二、新一代电力系统。

第三代技术上有哪些突出的体征之一,高比例再生能源电力系统、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电力系统、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电力系统、信息物理融合的智慧能源电力系统。我们要在整个能源系统的智慧发展中起一个关键的作用。

2030年非化石发电量占49%,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40%,2050年非化石能源电量占78%,可再生是67%。中间差10%左右是核电,核电在未来的能源系统中会占9-10%的电量,就是核电的贡献。

这个是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从输电到配电到用电,都是体现了这样一个特征。这张图在书店里面我们这些年建设的特高压直流输电、西电东送的工程图。

多能互补,提出两个概念,一个是源端基地综合能源系统,第二终端消费综合能源电力系统。为什么提源端基地?因为源端西北、西南是国家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基地,如果他们全部大量发电,除了本地用以外,主要是东送。这个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为东送的能力没有那么大。怎么办?在西南部发展本地的利用,包括综合利用,第二要电解制氢、制甲烷,变成气体、液体能够传输、储存的,应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系统,跨际的长时间的波动,这个波动很难解决,常规的储能设备是不行的,也就一天两天的时间,包括抽水系统也是一样。解决长时间的波动,自然界的变化就很难预测了,这个波动靠什么?靠液体,靠氢,靠甲烷,靠甲醇这样一些东西,这些东西都可以从可再生能源技术。终端消费综合能源,这个大家都很熟悉了。

三、能源互联网。

里夫金的书我早旧看过了,最近我重新翻了翻,我归纳了三点,从思维方式上他的一些观点,不一定对。之一,生产要素配置的分散化和协同化,第二管理交易模式的扁平化和去中心化,第三消费供给的一体化和 化。这个理念是不是这样?我一边读一边想,写了这个东西,不一定对。他来指导我们智慧能源+互联网。

我们智能电网搞了很多年,现在又提能源互联网是什么关系?我概括为一个公式,能源互联网等于智能电网+多能互补,实现能源产业形态的互联网化。我认为它是核心。又提到物联网,前几年工业物联网等等,物联网是个什么?是在能源互联网的基础上+能源的万物互联,这个万物包括人。从控制分析模式上,数据驱动的智能化,我们过去是模型驱动主要,现在引入数据驱动,这个不一样。物联网大量的数据分析,数据传输,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得出一些模型,这个模型是数据驱动的,不是我们过去意义的模型,这是我的理解。

我们做这个目的是什么?是要支持能源系统更高水平的价值创造,没有这一条所有的钱就白花,所有的努力白费,一定要给整个链条里面各个环节都带来好处,带来很明确的实实在在的价值的创造,要用户有体验感、获得感,没有体验感、获得感也是白做。

能源互联网核心目标的认识,我们搞电力人的认识。之一,要更大幅度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这是我们的贡献,我们做电力对整个社会的贡献就是这个。第二,更大限度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这是必须的,如果没有这一条,系统做得再好,做先进,控制、信息做得再好,也不行,也满足不了现在时代的要求,所以这一条也是必须的。第三,为终端用户体就便捷可靠优质的综合能源服务,这是新要求。第四推动装备产业技术发展。

无互联网思维审视和改造传统电力系统,传统电力系统具有天然的 化基本特征。是分散化布局的电源结构和大规模互联的输配 ,本身就是个互联网。关于用电早已实现“即插即用”,这确实搞计算机系统他们奋斗了很多年,才实现现在的互联网。我们几十年前就实现了,这个优势对电力系统和其他的系统不同点就在这里。

传统电力系统有局限,是多能互补,多能协同我们没有做。第二点以用户为中心,信息对称、双向互动不够。第三供需分配,系统扁平,这个发展趋势,我们现存的管理、调度、控制是不适应的。第四,市场化运作的模式也不能是新的发展,要新的技术。这个是局限性。

刚才讲用户用电即插即用,我试想将来的分布式电源也应该做到即插即用,这个也可以实现的,靠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能源互联网改造传统,以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电力系统,我们要建设这样一个能源互联网,构建第三代电力系统关键的步骤。

这是国家电网的目标,这个目标从今年年初提出以来,得到社会广泛的赞誉和响应,我觉得这个实际上是体现了互联网的思维一些具体的落实,特别是讲的泛在电力物联网这点,我觉得这个大家都在努力来做,包括国家电网的各个省,都在批方案,都在具体落实,这个我想是一个很大的推动。

不说了,刚才说的意思都 去了。谢谢大家!

(来源电能革新等)

识别二维码关注北极星电力网获取更多资讯

识别二维码添加电力君,务必备注单位姓名

投稿或建言请发送至

chenchen@bjxmail.com或 1831213786

开展综合能源服务培训 综合能源服务专题培训内容

Copyright@2015-2025 白癜风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