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料名称图片大全(沉香泥料)

生活常识 2023-04-20 13:50生活常识www.baidianfengw.cn

泡沙子的叫什么 泥料篇(五)

紫砂壶为什么会泥色各异?

地质成因不同会形成矿脉的天然差异,造成原矿的含铁量、化学成分的各不相同;不同性质和温度的烧造,也会使坯体的化学变化不同而呈现各不相同的质感和色相。

紫、红、绿3种基泥的紫、朱、米黄呈色,之所以往往会有不同的色泽效果,出现朱有浓淡、紫有深浅、黄有变化,是由于炼制、烧成等后天人为的差异。典籍记载的天青泥、梨皮泥、淡红泥、浅黄泥、蜜泥等,烧成后呈黯肝色、冻梨色、松花色、豆碧色、赭色等,由于3种基泥,在不同产地的先天地质成因条件下的衍化。

段泥、是紫泥与星点分布的本山绿泥混在一起无法分开,制泥烧成后呈古铜色。1957年以前生产的紫砂壶,使用的多为单一或混合的原矿紫砂泥料,呈色是一种或数种原矿紫砂泥的烧成色,不论高、中、低档壶,表面均会有黑色的小熔点和云母点,这正是纯正紫砂泥特征,不应误称为“疵点”。

▲道洪莲子 原矿段泥

陶和瓷有何大的区别?

陶艺早于瓷艺。六朝时期,我国的工艺美术才进入瓷器时代。陶和瓷的主要区别原料不同(陶用黏土,瓷用瓷土),烧窑温度不同(陶约800℃,瓷约1200℃),物理特性不同(陶质地松脆有微孔,瓷质地致密敲击有金属声)。

什么是“紫泥”?

紫泥是夹泥矿层的一个夹层,矿体呈薄层透镜状。原矿颜色呈紫色、紫红色,并带有浅绿色斑点;烧成后外观颜色呈紫色、紫棕色、紫黑色。

紫泥主要成份为水云母,并含有不等量的高岭土、石英、云母屑及铁质等。单种原料即具有理想的可塑性;泥坯强度高,稳定性佳,易掌控;紧密结实,成型较易,可制成大品。干燥收缩比约11%,窑温为1180℃。易生氧化铁熔点,跳砂及花泥。

紫泥制壶,烧成颜色偏红,泡养以后似红泥料。成壶透气性佳,热淋变色率高,亲茶,易养成。适宜泡轻焙火系列的乌龙茶和普洱生茶。

▲汉铎 原矿紫泥

紫泥的旁类较多,有“底槽清泥”,烧后呈紫红或深棕色;有“清水泥”,烧后呈 润红色;有“梨皮紫泥”,烧后呈冻梨色;有“淡红紫泥”,烧后呈松花色;有“淡黄紫泥”,烧后呈碧绿色;有“蜜口紫泥”,烧成后呈轻赭色;有“紫茄泥”,烧后呈紫茄皮色······

常见的紫泥类有什么不同?

紫泥铁质成分较高,纯泥制坯会产生火疵、小熔点。常见的纯紫泥主要有

1)清水泥—烧成呈棕红色,俗称“红紫砂”。富含赤铁矿、云母,呈色温和,稳定性好,成型容易,窑温约1150~1180℃,烧成收缩率约12%。适合冲泡轻焙火系列乌龙茶、普洱生茶。

2)底槽清泥—烧成呈紫红色。质地纯,泥质细腻,成色娇艳。窑温约1240℃,烧成收缩率约11%。适合冲泡轻焙火乌龙茶。

3)拼紫泥—烧成呈棕色。不同的紫泥混合而成,也称“调和泥”,结构紧密,稳定性好,成型容易。窑温约1150~1200℃,烧成收缩率约11%。适合冲泡轻焙火系列乌龙茶、普洱生茶。

什么是“底槽清”?

原矿按生成位置高低大致可分头槽、二槽、底槽3类,“底槽”即更底层。紫泥俗称“青泥”,“底槽清”即底层(深层)紫泥。

矿料为粉碎前,可见明显散布诸多绿色“鸡眼”(烧成呈黄色)。成泥质细腻,颜色沉稳。坯色偏紫泛青,烧成呈紫红色,并有不均匀的细小金黄色或灰黄色砂粒,俗称“金砂隐现”。在拼接流、把和身筒时,如果使用的脂泥含水量高,窑烧后“金砂隐现”会更明显。泡养后呈猪肝色。泥料陈腐期不可低于1年,否则,高温烧制易引起铁质析出。长期陈腐后,泥料表里氧化程度差异较大,使用前要重新充分杵打,否则,在烧成品上会产生黑色晕纹。

▲岁寒三友 原矿底槽清

“底皂清”和“底槽清”有何区别?

“底皂清”即“底槽清”。在宜兴当地,“皂青”,是指用稻草灰和石灰混合而成的一种青灰颜色。“底槽清”原矿的颜色接近“皂青”色,故也被人称作“底皂清”。

为什么同为“底槽清”料,壶色却不一样?

纯“底槽清”泥料,烧成温度较高,约需1240℃的高温才能烧结。温度达标,壶色呈紫红或棕红色;温度略低,壶 色呈偏黄的土红色。

在保证紫砂质感不变的前提下,在纯“底槽清”泥料中添加一些其他原料,就可改变烧成温度和颜色。例如加入石黄,窑温就只需1120~1160℃了,但紫砂的质感与滋润度均可不变。

调砂和窑温,可以形成千变万化的壶色这就是同为“底槽清”料,壶色却不一样的原因。

沉香泥料 紫砂泥料

Copyright@2015-2025 白癜风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