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原阳(原阳官渡之战遗址)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哪里? 官渡之战主战场在原阳
近年来,本县人一直在为历史上有名的战役“官渡之战”古战场位于原阳正名,2004年1月,大宾乡马头村的几位农民在稻田中挖出了明代万历年间的《皇经碑》和清朝乾隆年间的五佛寺《重修碑记》及王莽时期的五铢钱等。《皇经碑》中有“阳武县古官渡居民善行记”的记载,《重修碑记》记载“原村古官渡,汉建安五年秋九月,袁曹会兵,立此高阜,相拒匝月,曹操袭破辎重,袁绍远遁,阅千有余年,遗址犹存。” 这一“挖”让“官渡”考究者兴奋不已,我虽不是探经求典的历史研究者,兴奋之情也是有的,这也促使我踏上了前往“官渡村”,也就是现在大宾乡马头村的路途。
同去的有同事汝勋兄,他也是大宾乡人,对于历史文化颇有研究。马头村离我所在的县城不远,东南方向相距有五六里地。两旁边绿树如伞,麦田似碧,有村民在田间荷锄除草或施肥,路虽为乡间道路,小轿车、奔马车往来穿梭。我坐在车上,闭目遐想,耳旁隐约有战马嘶鸣、刀戈相击声。
到村后,与朋友肖先生等人谈了些故事,便去吃酒,酒后,便又去寻故事。肖先生在大宾乡中任教,乃一快意中人,马头村就是官渡古战场的故事讲得相当缤纷。他说就连乾隆十九年的《中牟县志》也收有咏官渡诗三首,其中一首是“马头落日带黄沙,此是袁曹旧战场。人过断桥频吊古,水声呜咽哭兴亡”。 这首诗的作者张孟男是一位官居尚书的中牟人,这里的“马头落日”的马头,就是指的马头村。他引我们到村西北,这是一片绿油油的麦田,比别处高出一些,他说这就是三国时关公斩颜良处,其中细节和《三国演义》不尽相同,说是当时曹、袁交战,关羽在曹操军中,刘备在袁绍军中,兄弟不得相见。颜良出战,却被关羽斩于马下,在取首级时,发现头盔中藏有刘备的密信,关羽才知错杀了人,将颜良葬于交战的土岗之上,以作悼念。古时候人们平整土地时,发现过不少铁块、铁板、铁箭头,都锈得不成样子了,可能是当年打仗留下来的。这里的人们不让演关羽斩颜良的戏,因为他们认为颜良也是忠义之人。
官渡之战后,袁军惨败,死人无数,多少年后,这里仍是阴森可怖暗夜里,白骨磷化形成的“鬼火”不时闪烁;寒风中,阴风凄厉如冤魂哀号。当地百姓修建了五佛寺,求自己平安,也超度亡灵。,昔日的五佛寺已荡然无存,现在,又有一座新的五佛寺矗立在这片田野上。
我们走进五佛寺,听这里的住持介绍说,五佛指的是观音、普贤、弥勒、文殊、地藏五位菩萨。令人失望的是这里烟火甚稀,连我也觉得非常不自在,不由得掏出几元钱作为香火。同行者说,《皇经碑》和五佛寺《重修碑记》的发现,除引起研究者的兴趣外,也让当地人产生了发掘三国文化、发展旅游的想法,这五佛寺就是本村的好事者兴办的,已经投资了几万元,本打算靠旅游和香客赚回投资,看来现时下是不可能了。
十几年前,河对岸的中牟县曾投入2000多万元修建了“官渡古战场旅游区”,现在,已是满园的庄稼。有网友曾到已经废弃的园区游玩,看到的是水泥地和混凝土墙,感觉不伦不类,于是发帖说“其实,就留给后人一个麦地,让后人站在麦田里守望过去,又有什么不好呢?”
我常想,这还是因为我们太穷,如果真正富足了,人们不会再指望珍贵的文化资源给自己带来财富。那时,我们花钱去维修一个名人故居,维护一处遗址,不是为了挣钱,而只是为了让其静静地散发温暖人心的芬芳,让人在其中滋润心灵,感受真正的文化气息,那个时候,文化方称其为文化,多好!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湮没了荒城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一夜风云散哪,变幻了时空……”
回城的路上,毛阿敏的《三国演义》片尾曲在我耳边响起,苍凉而缠绵,让人产生无尽的怀古幽思。1800多年过去了,时空不断变换,但官渡仍是个让人难以忘怀的地方。
原阳官渡之战遗址 官渡之战所在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