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真相大揭秘贾湖怪骨之谜(“中华文明史探源”贾湖遗址发现骨
伏羲女娲规矩 “中华文明史探源”贾湖遗址发现骨制“规矩”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吴晓东)“中华文明在八千多年前,就能观测星象变化的智慧文明;中华民族的易道思想,就是源启于长久的仰望星空。贾湖遗址出土距今9000年至7500年的‘骨制叉型器’和‘骨制板’,就是更好的证据。”近日在考察完河南漯河贾湖遗址后姬英明激动地说。
“在文明发源地讲文明,在历史发生地讲历史”,是《姬氏道德经》《姬氏祖传经》传承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姬英明于2018年冬至日发起“中华八千年文明史”探源的核心宗旨。7月中旬,姬英明在延续前五期的探源后,第六期来到了中华文明源起地之一的贾湖遗址群一带。这一次探源同行的还有著名考古学家、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早期中国》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韩建业教授等同行。
贾湖遗址近圆形,面积5.5万平方米,发掘出房址几十座、墓葬数百座,墓葬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头向以西居多,有随葬成组龟甲、叉形器、骨板、骨笛等特殊物品的墓葬二三十座,龟甲一般是八个一组。有这些特殊随葬品的墓一般较大,随葬品较丰富。
贾湖遗址是一处非常特殊的遗址,尤其是有明显“卜筮”意味的内装石子的龟甲和叉型器、骨板等,非常引人注意。该遗址共发现有寓意深远的契刻文17例,分别刻在龟甲、骨器、陶器上,其出现年代早于安阳殷墟的甲骨卜辞4000多年,也略早于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一期的陶文年代。
姬英明认为,贾湖遗址出土的“骨制叉型器”和带有刻度的“骨制板”,可以确定那是先祖“伏羲女娲”们,用来观测星象变化的“规”和“矩”。
“关于伏羲女娲的民间传承,现在西南苗彝地区都有大量存在。关于伏羲女娲鼎制规矩的传说,到周汉时期有大量经书记载,但最能说服所有人、包括疑古者的,是近些年从甘肃新疆湖北等地出土的上百幅汉代丝帛‘伏羲女娲手持规矩图’。”姬英明说,距今2000多年,还能有这么巨大数量的汉代精美“伏羲女娲手持规矩图”存在,说明伏羲女娲这个传说在周汉以前,华族群体就已有无法想象的共祖认同了,但最客观的还是贾湖遗址出土的“骨制观星规”和带有刻度的“骨制骨矩”,它们和现代出土的汉代“伏羲女娲手持规矩图”,有无可挑剔的相同之处。(文化副刊部编辑)
本文源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阅读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http://app.cyol.com)
贾湖遗址发掘年代 文明起源贾湖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