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速成”无危险 滥用药的“速成鸡”有害

健康新闻 2023-05-29 08:37健康新闻www.baidianfengw.cn

  自前日央视报道“速成鸡”的养殖过程后,近两日,“速成鸡”无疑成了最受老百姓关注的关键词,各种抗生素的名字被网友频频提及。

  ,记者注意到,官方的关注重点是“超剂量、超范围违规”使用药物,而不少网友都把目光聚焦到了“速成鸡”本身。大家普遍关心假设用药不违规,“速成鸡”本身是否安全?即便安全,是否有营养?

  带着这两个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王楚端。

  速成原理

  源自品种改良无毒害

  王楚端指出,长速越来越快,是世界各国牲畜家禽养殖业发展的共同趋势。养45天即可出笼所谓的“速成鸡”新闻并不新鲜,早在15年前就已存在,按照目前的最新技术,养殖时间可以缩得更短。

  牲畜家禽长速增快,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动物育种技术进步了,牲畜家禽的新品种本身就长肉快,比如,我国从国外引进的瘦肉型猪就可“速成”;二是饲养条件和管理技术进步了。,良种+良法=“速成肉”。

  他认为,人们对“饲料”存有很深的偏见,认为用饲料喂大的牲畜家禽,肉不好——这种态度是不科学的。人要生存,得吃东西;牲畜家禽要生存,也得吃东西,人吃的东西叫“食物”,动物吃的东西叫“饲料”,称谓不同而已,并无本质区别。最近20多年,中国的饲料工业发展迅猛,产量、质量均大幅提升,支撑起了整个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速成”的偏见更深。其实,“速成”是人类发展科技的目标,袁隆平培育的超级水稻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速成稻”,人们对速成稻无不竖大拇指称好,却为何对速成鸡、速成猪有如此深的偏见?

  “走地”非绝对安全

  饲料药物同样不可少

  王楚端认为,人们偏爱“走地鸡”,认为它们不仅无害,而且口感好、营养高——这种认识同样不科学。

  若完全不喂饲料,纯粹让鸡到野外找虫吃,不仅不现实,而且不安全,比如,走地鸡吃“野食”容易感染寄生虫。人吃感染了大量寄生虫的鸡,显然不安全,因而,无论通过何种方式养鸡,都需辅以饲料,并让鸡服药防病、治病。

  在中国的很多乡村,农民圈养所谓的“土猪”时,猪圈连着人厕,人畜混居,猪很容易感染寄生虫。后来,有关部门大力推广猪圈和人厕分离,才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可见,从食品安全角度看,所谓的走地鸡、走地猪未必安全。

  他特别指出,速成鸡与走地鸡的肉质在遗传学上确有差别。走地鸡、走地猪通常都是中国本土品种,加之运动量大、体质好,口感的确比速成鸡、速成猪会好一些。但就营养价值而言,并无区别。

  相关链接“土猪肉”的营销陷阱

  有商家标榜“土猪”有特殊的保健功效,这从科学角度看不靠谱,猪肉就是猪肉,既不是人参,也不是虫草。人们普遍夸赞土猪肉好吃,但土猪瘦肉少、肥肉多,根据现代人的饮食习惯,浪费严重。从国外引进的瘦肉型猪不仅速成,而且瘦肉多、肥肉少,更具效率优势。

  “速成”之源 14亿人要吃肉 高效率成必须

  王楚端认为,集约化、工厂化饲养牲畜家禽,可降低成本、降低价格,是满足大众化消费的必经之路。

  我国有14亿人口,老百姓对肉制品和禽蛋的需求量越来越高,畜牧业必须用高效率的生产方式来降低投入产出比。

  30年前,猪、鸡主要靠老百姓散养,集约化、工厂化的牲畜家禽养殖业尚未在中国普及,老百姓普遍吃不起肉,即使有钱也得排队买肉。让中国千家万户吃上肉的,正是所谓的速成技术。我国目前的猪肉产量已达到5000多万吨,即便如此,猪肉行情仍会出现周期性的波动,一旦出现供不应求的苗头,肉价马上涨,cpi也跟着涨,老百姓心里发慌。

  他还举例说,以前老百姓形象地把家庭散养的土猪称作“参军猪”——家里的孩子参军前开始养,直到孩子退役回乡了,那头猪依旧养在猪圈里,用传统办法养传统猪种,需要两三年才能出栏。后来,我们从国外引进了瘦肉型品种,作进一步选种后配以高能量水平的饲料进行科学养殖,重视防疫使其健康,长到100公斤只需半年。

  他说,目前,我国基本实现了肉类的自给自足。市场是只“无形的手”,在保证供给数量的基础上,业界自然会在提高质量方面做文章,口感更好的土猪供应会增加。一个人若月收入只有2000元,怎么舍得吃50元/斤的土猪肉?当他的月收入涨到1万元时,自然会开始考虑口感更好的高价肉。

Copyright@2015-2025 白癜风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