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夜间情绪不佳? 原来竟是它在作祟
生活常识 2025-04-17 08:05生活常识www.baidianfengw.cn
光明与黑暗:中国科学家揭示夜间光干扰引发抑郁的神经机制
记者4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薛天教授课题组在该校生命科学学院和中科院脑功能与脑疾病重点实验室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详细描述了夜间异常光线如何引发抑郁样表型的神经环路结构与功能。这一重要研究成果日前已在《自然神经科学》杂志在线发表。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夜间光照模式的改变,长时间暴露于碎片化的光暗刺激已成为常态。薛天教授团队通过研究发现,这种刺激可能通过视网膜传递至外侧缰核边缘区(perihabenular nucleus,pHb),进而诱发负性情绪。尽管我们知道光线和节律的扰动都可能影响情绪,但背后的机制仍然是一个谜。
薛天教授课题组进一步构建了夜间光干扰模型,模拟当前社会的不正常光照模式。他们发现,持续三周,每晚特定时间段的两小时蓝光照射,可以在不扰乱节律或睡眠的前提下,使小鼠表现出抑郁样行为。这一发现揭示了夜间光线对情绪的重要影响。那么,为何白昼的光线往往能正面调节情绪,而夜间光线却会诱发负面情绪呢?这背后的机制是什么?
通过对神经环路的深入研究,薛天教授团队发现了一条可能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发挥作用的神经环路。这条环路可能帮助动物在昼夜交替时避免暴露于光线下,从而避免天敌的威胁。当这条环路在人类中被夜间的人工光线环境所干扰时,可能会诱发负性情绪。这一发现为我们揭示了光在白昼和夜晚对情绪产生截然相反作用的内在机理。
这项研究不仅为我们理解情绪调节的复杂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预防和治疗因夜间异常光照引发的心理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科学家们将继续深入研究这一领域,以期找到更多关于光线与情绪之间联系的奥秘。
上一篇:为什么会无故流鼻血,而且会头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