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局回应医保改革热点问题
一、改革必要性及背景
当前,我国居民疾病谱的转变已凸显出对慢性病的关注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疾病从急性向慢性转变,这使得85%以上的死亡和高达70%的疾病负担落在慢性病肩上。传统的个人账户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医疗对于门诊早诊早治及长期管理的需求。改革的脚步应运而生,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统筹基金强化门诊保障,为病患提供更为全面和有效的医疗保障。
进一步看,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也为医保制度的改革提供了紧迫性。门诊服务的范围日益扩大,部分原本需要住院的诊疗项目逐渐转向门诊。在短短的20年间,门诊量增长了312%,这一数字足以说明医疗需求的转变。与此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达14.2%,预计在未来不到20年内将突破30%,这意味着老年群体对医疗的需求,尤其是门诊需求将大幅度增加。医保制度必须适应这种变化,为老年群体提供更为便捷和高效的服务。
二、改革措施与显著成效
面对上述挑战,改革的措施与成效尤为显著。
支付方式及结算机制的优化成为改革的重点。全国范围内推广的DRG/DIP付费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按项目付费的方式。在某市,DRG付费病种的覆盖率已经达到惊人的95.73%,这不仅表明改革措施的有效实施,更重要的是,次均住院费用下降了7.39%,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改革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部分城市的异地住院直接结算率提升至88.41%,大大提升了结算效率,减少了参保人员的资金垫付压力。
除此之外,长期处方政策、电子处方规范等便民服务的推出,为慢性病患者带来了福音。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允许开具4-12周长期处方,减少了患者频繁开药的麻烦。电子处方的规范也加强了医疗监管,打击了“先药后方”、虚假处方等违规行为。
地方创新实践也展现出改革的活力。以河南的“一件事”改革为例,通过打通国家与省级数据壁垒,实现医保、民政、税务等23项数据共享,调取效率提升8倍,真正做到了为民服务。
三、问题回应与即时整改
近期关于药店购药报销不畅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对此,湖南省医保局迅速反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整改。存在处方管理问题的互联网医院被要求停业整改,预计符合要求的机构将在下周恢复服务。特殊病种患者可凭医疗机构开具的长期处方购药并享受医保报销,这一举措有效缓解了上班族“开处方难”的压力。
四、未来发展方向
医保改革的步伐不会停止,未来还将持续深化。支付方式标准化的推进、药耗集采的落实以及跨区域协作机制的,都是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过统一DRG/DIP分组版本、加大药耗降幅以及构建更为高效和公平的医保体系,我们期待为民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