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总结2022更好的一年(2022年总结︱关键词:接纳,过去已
回到日常之中去成长 2022年︱关键词接纳,过去已经过去,不妨勇于畅想未来
文︱陈言
2022年的结尾有点戏剧,也有点遗憾,在一片劫后余生的感慨中,浑浑噩噩度了半月,一晃眼,2023来了。
才惊觉,已数日不曾早起读书,也已数日不曾提起笔写作。
可是人生又哪是时时处处可以计划好的,在这踌躇前行的数日中,却也有难得的收获,那就是对未来的期望。
好好活着,是一种豁达,活着好好,又是如此欣喜。
01 写作
梳理了一下我今年读的书,计划内的加上出版社赠书,及临时动意读的书,有54本左右,之所以说是左右,很多书翻了一翻,并没有深入仔细读,这种书,几本凑做一本,也算是读了个大概。
下来,读书数量不少,但质量并不让我满意,主要还是早起后读书,有时读纸质书嫌麻烦,又要准备灯,又要准备笔,干脆将电子书翻出来读,难免读了一些标题让人眼前一亮的畅销书,其实质并没有多少营养。
但我总觉得,读书不用太功利,能读便是好事,能坚持更是难能可贵,人这一生很长,养成读书的习惯,不怕遗落很多好书,总有一天,会读到既有质量又有份量的书籍。
这一年,读的影响我更大的书莫过于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及卡尔·罗杰斯的《个人形成论》,和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
《人生的智慧》值得反复读,书就真如其书名一样充满了智慧和哲思,引发了我对未来人生的思考,甚至对我的个人价值观也产生了影响。
我想,好的书便是如此,不断影响一个人,修正一个人,再重塑一个人。
《个人形成论》读起来有点难,但难得的是能从中得出一个真理,一个人,先天长成了什么样,并不足以决定未来的道路,人可以一直处于成长的状态中,从中,我收获了2022年的关键词——接纳。
《把时间当作朋友》算是今年以来学习时间管理,所读的一系列书的一本,也是这本书提供给了我学习时间管理的哲理上的收获。时间管理,管理的并不是时间,而是处于时间中的自己,及与自己有关的人生和目标。
今年读书,有一个很大的欣喜是,读的实用书籍多了,会不自觉地用之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出自己的方式 ,再回过头去读类似的书,有一种受检验的感觉,这些 我会, 我用过,我觉得对我有用,或者对我没用。
书不再是传递知识的一种载体,而成了一种双向的交流与验证,这是今年读书最为高兴的地方,那就是书籍真正成了自己的朋友,可以一起交流,一起探讨,一起有思想上的流通。
02 写作
今年的总写作量8万字左右,加上一些小的随笔、日记、感悟,应该不下10万字,平均下来,每天300字左右,除去休息时间,工作日的午休时间一般雷打不动在写作,这个数量差不多。
状态好的时候,中午一小时可以写出一篇书评的初稿,大概三千字左右,也有状态不好的时候,一中午就列个提纲,或者什么都没有写,但写作在持续,已经根植于心,内化于行。
今年有一个好的习惯是,开始注重对输出的系统化整理,已逐步整理出关于读书、写作、及时间管理的系列文章,涉及到针对我个人的意义、 、等等,是我这一路读书及收获的见证。
其中关于时间管理的文章,由于搬运过程中不小心将一万多字的初稿丢失,前后写了近两个月才出来的,心疼得不行,只能又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重新整理成文。
这样对知识进行梳理的一个好处是,可以将书越读越薄,每一本书,为了支撑作者的观点,及达到出版所需的字数,并不能保证所有的内容都是精华且都为个体所适用,将其中的精要收拢起来,集中放置一起,既是对知识的提炼,这个过程本身也是对知识的应用及吸收过程。
今年还开始了对写作能力的检验,就是向公众号投稿,《刻意练习》告诉我们,想在一个方面收获显著,必要的练习是不可少的,但与此还需要一位导师,这位导师便是检验能力提升的关键人物。
生活中想要找到这样一位导师不易,平台却给出了一个方向,那些 平台写得好的文章,背后的构思、观点、成文均是可以学习的榜样。
我从随笔入手,逐渐扩展到书评、心理文章、人物稿,甚至是故事,都有所涉猎,可喜的是,上稿文章不少,虽然有些是千余字的小文,但也有不下三千字的历史人物稿。
由于所选的平台都是较小的平台,对文稿要求不是很高,过稿也比较容易,进一步提振了信心,甚至到都是一稿过,心里还是有成就感的。
从开始写作的三心二意,到现在的形成习惯,并从中收获喜悦,这条路走了将近三年,仍然觉得值得,人这一生,能持续干一件事,并从中收获喜悦与成就,本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03 运动与睡眠
2022年运动64次,跑了249公里,平均每月锻炼5次,每次半个小时,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运动量上也可窥见一斑,按计划我是每星期至少跑2-3次的,但整个2022年是没有达到目标的。
但有运动总比没有强,通过这次疫情,更可感受健康的重要性,即便身体是在工作中忙碌,但只要是健康的,也好过在病情中煎熬。
今年是真的无事不熬夜,宁愿早起也不愿意熬夜。
再好看的书也不再晚上熬夜看,再重要的事也不在晚上讨论,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养,提高效率是关键,而不在于时间上的付出。
这个观念也传递到了工作生活中,对于时间的把握逐步在提升,打算做一件事,在计划时间内利用到极致,时间到了便休息调整,不三心二意,一次只处理一件事情,哪怕是专注的5 分钟,也胜过潦草的半小时。
关于睡眠,需要关注的是时长够了,但质量上还可以更进一步,这一点,其实冥想可以帮助实现,但在现实中,这样一个小小的行为还真不好操作,不是晚上孩子在旁边吵,就是心很难清静下来。
突然想起在医院看到的一句名言,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在修心这块,是我们现代人着实需要好好注意的方面。
其实运动也好,睡眠也罢,都不过是让自己的身体处于一种更良性的运转当中,目的都指向一个,精力管理,一个人只有拥有了充沛的精力,才有可能实现日常工作生活的正常运行,进而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我在学习了时间管理之后,才发现了精力管理这个更高层次的对自己的管理方式,以往对于那些身兼数职却游刃有余的人总是迷惑不解,他哪来的这么多的时间与精力,现在总算是找到了窍门与 。
不过知道与做到之间还隔着一条鸿沟,有方向了就不怕,再远的路只要行动与坚持也能到达。
04 2022年关键词接纳
2022年是非凡的一年,又是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我收获很多,也有很多遗憾,才发现,人这一生,不能总是圆满,也不会总是失去,有得有失才是人生常态。
以往还带着年轻人的执着与理想化,认定这个世界并不完全是看到的样子,对于读书与写作也寄予了过高的期望。
总觉得如果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就一定是努力出了偏差,或者是 出了问题,心态上过于执一,不免陷入一种“我执”的境地。
后来才慢慢发现,人与人是如此不同,要想实现想法上的一致都需要做出诸多努力,何况是达到行为与结果的一致,更是需要长久地思想互动与认知统一。
于是,我尝试着去接纳,接纳身边人的思想、行为,不要去想着改变,试着去逐渐影响,即便影响不了,那就做到不受其影响就好。
接纳世间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有些事,不是自己做得不好,也不是他人想法不对,不过是在同一时空下产生了冲击。
接纳自己成长的缓慢,有些积累的东西,必须一步一步走过去才算数,厚积才能实现薄发,稳扎稳打,慢即是快,只需静待时间的结果便好。
接纳夫妻关系的时好时坏,人到中年琐事多,青春浪漫已不再,灵魂伴侣是奢望,唯有互相扶持、互相体谅才是生活的真相。
接纳孩子成长的时代性,今时不同往日,这些网生一代的孩子,不可能再像我小时候那样,还有那么多机会光着脚丫到处跑,也不可能再回到过去走一遍艰辛的成长路,苦难并不是唯一让人成长的方式。
只要她也在成长,什么样的方式都是一样。
接纳很多不同的声音,每个人的成长路径不一样,工作环境不一样,认知角度不一样,自然会产生许多不同于自己的想法,但想法不同并不意味着不可以共处。
我欣然接纳来自于身边人的嘲笑,读的都是远离现实的书,写的都是毒鸡汤,我甚至也需要有人在我耳边提醒我,一切知识,只有能落地才是符合常理的,曲高和寡的东西确实长久不了。
有些声音,我不认同,但我也不再急于反驳, 我明白了夏虫不可以语冰的道理,也许是我的层次未到,也许是对方的层次未到,不妨求同存异。
当我用一种接纳的方式面对生活的时候,刚开始,我有点不自在,好像这不符合我们这一代人的作风,不是应该咬着牙坚持吗?不是应该不达目的不罢休吗?不是应该始终坚持做自己吗?
其实接纳并不意味着无助与放弃,也不意味着躺平与失真,接纳意味着一种成熟,也意味着一种与生活的和解,更意味着一种开放与包容。
个体的力量毕竟渺小,这历史长河浪滚滚向前,能在历史上留名之人,毕竟是少之又少。
真正的力量在于群体,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最广大的群体站在一起,才具有更大的力量。
那么,接纳自己的渺小,接纳自己的无能,接纳自己的弱势,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我们毕竟只是普通人。
经历疫情这一战,我好像离得生活的真理又前进了一步。
人生在世,看似很长,长达几十年,但又何其短,不知意外什么时候降临。
与其在这条行进路上,跌跌撞撞,患得患失,什么都想要,不如认定一个又一个目标,坚持努力,去逐一实现,生命的长度始终有限,但生命的宽度与厚度却可以无限。
我愿带着我还存有的希望与梦想,在这场人生之旅的跋涉中,尽可能地去体验生命的多重感受,去体味人生的不同况味,去实现人生的更大价值。
2022年用一个关键词自己 2022年新的一年的展望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