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老照片还原(哈尔滨照片真实图片)
冰城绝密照片是哪个城市的,还原了一个世纪以来哈尔滨的真实面貌?
哈尔滨,也被称为“冰城”,是黑龙江省的省会城市。是东北的心脏,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城市。
哈尔滨不是一个有中原特色的城市。在悠久的历史中,这座城市更接近粗犷豪迈的少数民族。
是金朝繁华的都城,是栖息在东北的明珠。与成吉思汗有血缘关系,是其三弟家族的领地。这里也是清朝的发源地,它奉献了自己的身体,让女真建造了一座堡垒。
,它的名字比中原城市更神秘。
通常“哈尔滨”的原音是“哈尔温”,意为“天鹅”。在我们的印象中,它真的像一只天鹅,披着雪白的长袍,是一个北方的美女。人们说它是“东方的莫斯科”、“东方的小巴黎”,浪漫又冷酷。
满语说是“锁骨”,女真认为是“光荣”。就是这样一颗被俄罗斯觊觎,被日本掠夺的明珠。历经风霜,依然巍然屹立在东北,浪漫与骄傲中多了几分稳重。
于是,它成了中国独一无二的哈尔滨。
今天白癜风网小编,我们就来翻翻落灰的照片,在东北的夜晚点上一盏灯,在火光中观看它无声沸腾的历史。
本文作者陈雨洁;审核陈少鹄
清末民初,人们看“洋片”,这在当时相当于80年代农村人围着彩电,是一种非常时尚的娱乐活动。
清末的时候,父亲推着一辆独轮车,上面有我母亲和年幼的孩子。对于普通人来说,独轮车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当时寒冷的哈尔滨很多家庭连烧煤都烧不起,整个冬天只靠棉袄御寒。
清末,随着拓荒者的到来,逐渐形成了“付家店”、“四家子”等村落,哈尔滨城也越来越大。
清末,富家店门前人来人往。商人和小贩叫卖,贸易繁荣。
清末哈尔滨爆发鼠疫,防疫人员在病人身边检查病情。他们“全副武装”,可见疫情之可怕。
清末1902年,哈尔滨的地主们围坐在长桌前,查看董卿铁路公司和吉黑铁路谈判局官员发给他们的地价图。20世纪也是哈尔滨城市建设的开始。
清末,哈尔滨开始修建董卿铁路,由俄国人主持。底层还留着马尾辫的人在休息。
x-expires=1983482342x-signature=4gJIC2YRCGedgUoyXRAzdre5VKA%3D" />清末,1899年的哈尔滨火车站,火车喷出黑烟,月台上,人们同家人话别,或是想象着未来的旅程。这些人大多数是洋人,或者富贵的中国人。没见过世面的人甚至还将火车当做怪物。
清末,始建于1906年的莫斯科商场,现在是黑龙江省博物馆。里面有布匹店、搪瓷制品店、电报局。1923年6月,它做过东省文物研究会附属博物馆的一个展厅。从商场到博物馆,可以说是奇妙的转变。
清末,1909年建成的松浦洋行,处于大街转角,仿巴洛克式风格,整体显得格外紧凑,曾经做过外文书店,到现代,它已经成为了新华书店所属的教育书店。成为了特殊的“黄金屋”。
清末,“敖连特”电影院(现和平电影院),与“中国之一家电影院”上海虹口大戏院是同年诞生的,有着哥特式尖顶,在这方面,哈尔滨可谓是走在时代潮流的前方,只是当时至于富人才能看得起电影。这座建筑历经磨难,1912年被焚烧后重建。
圣尼古拉大教堂,俗称“喇嘛台”,圆木垒成,哥特式八面体。穿着黑色大衣的人于冰雪中踽踽独行。由于我国东北地区毗邻俄国,哈尔滨中俄国人也较多,有些民众也受俄国影响,信仰俄罗斯东正教。
哈尔滨国立赛马场看台,人山人海,远处骏马飞驰。赛马是当时颇受人们关注,带有“赌博”色彩的活动,围观者人山人海,丝毫没有身处日俄统治下的危机感。
1915年,哈尔滨中央大街,随处可见的俄罗斯女人。
20世纪20年代,哈尔滨的江边,玩耍的大多是洋人,普通中国百姓在水边可能更多是浆洗衣物,为生活奔波。
1927年,哈尔滨的有轨电车缓缓驶过,电车是当时极具特色的交通工具,供西装革履的人乘坐,去工作,或者看街景。如今已经被取消了。
20世纪20年代,名字出自“复道行空,不霁何虹”的霁虹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立交桥,典型的欧式风格,始建于民国15年(1926年)4月,于民国15年(1926年)9月投入使用。有人在桥上走,有人在桥下行。
20世纪20年代,哈尔滨城市街道上的马拉车,尽管当时汽车已经出现并占据街道,但广大民众还是以牲畜拉车为主要交通工具。
20世纪30年代,西服,绅士帽,拐杖,此时的哈尔滨中央大街,洋人挽手而行,也有摩登的中国人匆匆走过,不同的文字出现在同一座建筑上。贸易的繁荣于此可见一斑。这条长街始建于1900年,建筑并非我们熟悉的风格,颇有文艺复兴、巴洛克风格。
马迭尔宾馆,宾客云来,大道四通。砖混建筑显得无比坚实,女儿墙、穹顶,这些特殊的新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一件建筑艺术品。
1929年5月16日,宋庆龄离开莫斯科回国时,途经哈尔滨,下榻于马迭尔宾馆。
1932年,哈尔滨日满俱乐部,出入于这里的都是殖民东北的日本关东军高层以及伪满洲国政要。
1940年的秋林公司,车水马龙,电线将天空截成一块一块。这是一座综合性商场,颇受人们喜爱。
1946年的正阳大街,店铺林立,后来此地改名为“靖宇街”,为纪念牺牲于东北的抗日英雄杨靖宇。
20世纪50年代的哈尔滨儿童乐园。旋转木马开始走进大人小孩的世界。
20世纪50年代,松花江波光粼粼,一只船靠岸,人们依次上岸。此时的松花江边中国游客更多了。
20世纪50年代,一家三口在太阳岛上观赏风景,母亲抱着女儿,让她看得更远。
1963年,哈尔滨首届冰雕游园会举办,群众结伴同行。冰雕是冰城哈尔滨的智慧结晶,吸引着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目光。
哈尔滨的著名中餐馆,牌匾上的红灯笼和建筑两边的红色尖顶相得益彰,颇有中西结合的味道。哈尔滨人或者说整个东北,对饺子的热爱只增不减。
哈尔滨工业留影,这座城市在上世纪下半工业很发达,为我国重工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0世纪70年代,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访问哈尔滨。
哈尔滨的大辫子车,长相奇怪憨厚,以前的老人小孩都喜欢,很方便。
1981年,哈尔滨的冬天仍然还是那么冷,出门需要全副武装。不过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出行不再是80年前的独轮车,汽车、单车、拖拉机、马车,随处可见的交通工具仿佛告诉人们城市的繁荣。
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拂起来,猪肉成为普通家庭的日常必需品,每日能够吃上肉已经成为可以想象的事情。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哈尔滨中央大街,人声鼎沸,摩肩接踵。 队伍年轻明媚。
郑学清/摄
2007年,哈尔滨,中央大街,城市正在经历巨变。
特殊的地理位置与跌宕的历史,使哈尔滨这座城市极具中西结合的特色,这座城市的人民也在漫长历史中得到钢铁的意志、冰雪的聪明、混搭的包容。它将长长久久地跳动下去,为整个东北输送火热的血液。
本文配图全部来源于 ,部分照片作者及来源不详,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文字严禁洗稿及未经授权转载
哈尔滨啤酒珍藏 哈尔滨历史照片